六下教材简析

六下教材简析

ID:36306759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上传者:U-2441
六下教材简析_第1页
六下教材简析_第2页
六下教材简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下教材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全册备课教材简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本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六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新课标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七单元里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与代数”领域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圆柱和圆锥都是平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在圆的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统计与可能性”领域教学扇形统计图,要求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合理选择统计图,理解统计图中各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利用已知的总数以及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各部分有多少,但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总复习分三个领域编排:在“数与代数”领域整理陆续认识的数,沟通各种形式的数的联系,进一步清晰数的概念,用数描述与交流客观现象;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按形状特征整理一般图形与特殊图形的关系,按推导方法整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底面积×高”整合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通过平移、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通过放大或缩小改变图形的大小;复习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用方向与距离表示地点或路线。在“统计与可能性”领域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最后,安排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制定旅游计划和绘制平面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会计算有关圆柱和圆锥知识的问题。(2)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并合理选择统计图。(3)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可能性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2.数学思考目标:(1)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2)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3.解决问题目标:(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3)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4.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探索和理解圆柱侧面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图形放大和缩小的规律、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统计的意义和作用。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教学资源:本册的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共计60课时全册教科书共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29课时的《总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以便教师根据班情和学情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各单元具体课时安排大致如下:1.扇形统计图…………………………………………………………3课时2.圆柱和圆锥…………………………………………………………10课时3.解决问题的策略……………………………………………………3课时4.比例…………………………………………………………………6课时面积的变化…………………………………………………………1课时5.确定位置……………………………………………………………3课时6.正比例和反比例……………………………………………………4课时大树有多高…………………………………………………………1课时 7.总复习………………………………………………………………29课时⑴数与代数…………………………………………………………14课时⑵图形与几何………………………………………………………9课时⑶统计与可能性……………………………………………………3课时制定旅游计划………………………………………………………2课时绘制平面图…………………………………………………………1课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