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

ID:80503860

大小:79.0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4-02-20

上传者:未必会学习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1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2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3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4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5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6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7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8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9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键名词及思考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四版关键名词与思考题解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改革: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把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结合起来,寻求社会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组合。改革方式:渐进式改革。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改革战略:处理好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稳定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以改革纵览全局。改革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改革特点: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进行改革,增量改革,以及先试点后推广。改革途径: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性和需求诱致型。26/26 1.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简述题1.(1999)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3)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主要思想概括如下5点:(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目标,并贯穿他们的全部理论中。只有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人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身的主人,人才能成为自由人。由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离不开集体,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在基础上对生产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马恩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只有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机会的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其主张公有制替代私有制,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已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提高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而且是社会成员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目的,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根本性质。(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马恩认为,商品是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的产物,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将不复存在。马恩设想的未来社会中,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商品生产,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能够实行“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分配”。可见,商品货币关系的消失和对生产的有计划调节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5)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马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在低级阶段只能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既有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一般特点,又有了自身特殊的规定性,这些特殊规定使之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区别开来。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P26)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一方面表面我国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从这一国情出发,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解决了基本矛盾及一系列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26/26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P29)(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在社会主义初期,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3)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他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所有制形式,使他们在功能上相互补充。(4)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自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论述题1.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P2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原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观点后不断形成的。其核心理论观点有以下7方面:(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见简答2(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一方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标准;另一方面,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见名词解释3(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邓小平突破这一教条,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理。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劳动标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通行所有权标准。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行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6)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要不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如何开发融入,如何在开放条件下有效运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速本国经济发展,既是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实践。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26/26 (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我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1.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28-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要居主体地位。即公有制经济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还要更注重质的提高,也就是通过不断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其中,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最大部分,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发展国有经济的总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整体素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对于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也应十分重视。(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较强,特别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名词解释1.增量改革:是指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见简述32.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3.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简述题1.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32)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基本手段的经济形式,其基本特征有:(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2)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26/26 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与决策,并承担相应经济后果。(3)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加市场竞争,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4)市场价格协调的微观决策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此价格具有广义性,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包括利息、工资率等要素价格。2.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P35和P40)中国渐进式改革是指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特点3个:(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原先等级架构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我国的改革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式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2)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即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3)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成功的原因:(1)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取多种分配方式,既坚定不移的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2)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三个有利于”(3)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4)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论述题1.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3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其中,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民实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积极作用。(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均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正确引导。26/26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挤的关系,更不是对立的。因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同发展。第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所有制结构等多个原因制约,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纯粹实现的条件并不具备,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试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35-38)(1)深化国有体制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我国国有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放权让利的改革阶段;二: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三: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阶段。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国-调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家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权益、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③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注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政企分开问题,二是产权关系明晰化问题。④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以在出资人。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形成自我约束、相互制衡的机制,促进长期发展。其中关键问题是如何完善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劳动的积极性。⑤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⑥以改革促管理。随着改革逐步到位和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完善,应着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的核心是完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除了市场主体必须产权明晰、具有硬的预算约束之外,还必须:一试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三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在法制基础上的讲道德的经济,而不是一个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经济。为此,需构建以下约束机制:①受制于个人的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②交易双方都有的某种“威慑力量”(如行使退出权等),使对方不敢“坑人”的相互监督;③依靠法律、舆论、政府等力量的三方监督。(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政府有义务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开放国内市场,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此,政府需要通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①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凡是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去做,政府只在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②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手段,尽量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26/26 ②通过机构改革简历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③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④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⑥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外的厂商,都能在中国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4)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别悬殊。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按效率标准进行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可能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而政府可以通过着眼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公平。第三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名词解释1.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最初是用于指导80年代拉美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出困境的10项政策主张:(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4)实施利率市场化;(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6)实施贸易自由化,用关税取代数量限制,开发市场;(7)开发外国直接投资;(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9)放松政府管制,取消除安全、环境和消费者保护以外的一切阻碍和限制竞争的制度;(10)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北京共识包含三大原理:(1)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2)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3)自主发展理论。2.等级规则是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型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3.产权规则是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越大。26/26 1.诺斯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国家在界定和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它常常产生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中。简述题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P40)激进式改革(如苏联、东欧国家)试图通过紧缩货币、放开价格、全面推进自由化和私有化,在短时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特点有:(1)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即多党制;(2)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3)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如中国)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特点有:见第二章简述题2材料P42.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P42)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是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的对比。其特征有:(1)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2)政府主体在一个金字塔的等级架构内自上而下地进行制度创新。(3)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在制度创新中存在利益摩擦。(4)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5)统一观念,即建立和推行一套可为下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接受的意识形态,减少实施阻力,降低交易费用。论述题1.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方式:渐进式改革的含义及特征,见简述题1-渐进式改革含义材料P7+第二章简述题2材料P4路径:(1)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是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的对比。(2)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斯悖论”。(3)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人们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即是指个人和企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力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个人和企业是这种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2.阐述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P44-45)26/26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斯悖论”。其主要功能:(1)地方政府成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第一行动集团”。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推行,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行为目的和行为模式,从而在向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中扮演着主动谋取潜在制度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2)非平衡改革战略下的潜在制度收益与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入权的竞争。地方政府作为纵向制度安排的行政代理人,既有动机又有能力为谋求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而与权力中心讨价还价。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争取可获得垄断租金的制度创新进入权:①地方政府直接从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方案中获得试点权;②地方政府通过正式渠道(如会议、汇报、文件等)或非正式渠道(如游说、找关系、走后门等)向权力中心传递反映本地礼仪的制度创新需求,并力图把需求转出权力中心的正式制度,从而获得制度创新优先权。③改革方案一旦形成,地方政府为获得含有垄断租金的改革试点权而展开竞争。④没有获得进入权的地方政府会通过“变通”的方式,从而变相获得进入权。⑤采取先暂后奏、暗中模仿试点单位的做法或另辟蹊径等途径突破进入壁垒。1.分析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P48)【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规范分析】问题:(1)政治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模糊化导致腐败现象日趋严重。(2)地方政府官员对GDP的盲目追求导致对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的忽视,导致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3)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地方封锁,产生了所谓的“诸侯经济”现象。(4)“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式导致获得试点权的企业或地方因能持续地获得垄断性租金而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相反,其他企业或地方则发展能力相对不足,这是导致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为进一步的市场化进程创造更好的条件。第四章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名词解释1.所有权(2009)是指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它体现为占有权能、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2.产权(2007)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3.产权制度(2006)是指由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简述题26/26 1.什么是产权?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2010)(2015)(P52.54)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明晰化的相关条件是:(1)产权的排他性。产权主体必须对交易对象拥有明细的、唯一的产权,即产权归属非常明确。一旦确立了排他性产权,产权主体就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和不损害他人权益的条件下自由支配、处分产权,并独立承担产权行使的后果,包括收益与成本。(2)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产权的可分割性是产权可转让性的前提条件。产权的可分割性使产权在量上可度量,还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分工带来的增量收益。产权是可分解的,它既可以是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之间的分解,也可以是每一种权利更为具体的分解。(3)产权的可转让性。产权主体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自由处置归其所有的资产,包括部分或全部权利的让渡。可转让权赋予产权主体自由退出权,一旦其利益受到损害,就可以通过转让资产来行使退出权,保护自身利益。(4)产权的有效保护。产权保护的社会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暴力或暴力威胁;②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③习俗、惯例;④由国家及其代理人指定的规则和法令。2.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5)【国有产权多级委托代理面临的问题】(1)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当政府作为所有权主体时,因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它未必会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作为唯一目标。然而,为了完成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客观上要求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为此需实现政企分开。(2)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市场交易的本质是产权的交换,国有企业若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就应不仅有权占有,还应可以自主处分企业资产,一旦经营失败,企业就可能破产或被接管。企业产权的可转让性显然依赖于剩余索取权的可转让性。然后,剩余索取权一旦发生转让,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就难以维持。3.为什么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2010)(2003)(P53)(产权+产权关系)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即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1)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明确界定交易界区。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可以通过法律等制度界定和保护排他性的产权,使交易者既能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现货交易,又可以与其他交易者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方式和财产转让方式,如借贷、租赁、拍卖等。(2)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规范交易行为。产权明晰化是市场经济有序化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一方面通过法律等形式界定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对财产的实际占有主体进行定位和对齐拥有的权限进行界定。明确的产权关系既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率的交易规则,又能有效的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3)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使交易者行程稳定的收益预期。26/26 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可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预期,其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4)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产权制度通过降低达成人与人之间合作的交易费用,提高合作效率。(5)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可分离性的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1.法人资产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P60)法人企业的典型形态是公司制,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法人资产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以下特征:(1)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法人资产主要由股东的投入资本和公司为弥补资本亏损而逐年提留的公积金所构成。(2)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产权独立后,出资人在获取相应的资本权益时,只以投入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3)股票自由让渡是维护法人资产制度的重要条件。证券的买卖与公司资产的运动相分离,股东在股市上的股票买卖行为并不直接影响法人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运动,从而维护两权分离的制度条件。(4)界定经营者与公司的关系。经营者在法人代表机构授权下具有执行企业业务,其收入、升迁、声誉直接与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及资产增值状况相联系。(5)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在股份制下,所有权约束分两层次:第一层次是股东通过在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和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对公司法人施加股权约束,使公司资产运营符合所有者增值资产和增加资本收益的愿望。第二层次是公司法人机构通过控制重大战略决策权、经理任免权、监督权等方式向经营者施加法人所有权约束,以确保公司稳定发展。(6)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的素质对法人资产的高效率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分两种,一是以董事身份出现,其职能由董事会履行;二是以经理人员身份出现。(7)必要的外部条件。一是硬的市场约束,二是硬的法律约束。论述题1.试述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P49)(2018单选-占有权能)所有权:是指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它体现为占有权能、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所有权引申的四种权能:占有权能:指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用权能: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收益权能:指获取基于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处分权能:指法律所保障的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在变更财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6/26 1.为什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2003)(P52)先答简答题2两个冲突材料P9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就必须通过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培养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其原因有:(1)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围观基础。(2)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3)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细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2.阐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P60-62)(1)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在政资分开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以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为经营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条件。①政府职能分解。为了明晰产权关系,必须分解政府职能,使资产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宏观调控权分离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后称国资委)代理国家专职行使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②授权国资委代理国家履行所有者职能。③国资委的职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央和地方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能,享受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④对国资委管理国有资产行为的监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委托人对国资委实行有效监控。⑤评估国有资产。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必要前提是把现有资产折成股份,这就需重新评估国有资产。(2)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国有股股权分散化。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必要条件。①控股公司的组建。控股公司依照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通过的相关法规及条款建立,是专职从事国有资产经营活动的金融性投资公司。②控股公司的主要职责。代理国家操作国有股权。③控股公司获取国有股控股权的方式。国资委通过竞价招标方式转让国有股的控股权,不应采取行政划拨方式。④国资委、控股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关系的界定。控股公司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它只要向国资委履行相关义务,便可像股东一样行使国有股权,享受股东权益,承担控股风险。⑤控股公司的运作机理。控股公司在风险尽量小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原则,寻求最佳国有股的控股方式。(3)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公司产权独立化。公司产权独立化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创造基本的条件。①国有股的可转让性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可能。②持股主体多元化。这使股权进一步分散化,为股票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创造了条件。③国有股的可转让使竞争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具有不确定性。④公司产权独立化后,便可确立法人资产制度。⑤代理国资委行使股东职能的控股公司以投入公司的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并依法享有股东权利:一是以参加公司经营为目的的股东共益权;一是直接从公司接受经济收益的股东自益权。(4)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①股东会的职责。股东会是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股票持有者行使决策权的最高权威机构。②董事会的职责。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机构,行使相关职责。26/26 ③监事会的职责。监事会是股份公司监督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及董事会业务执行情况的常设机构。④总经理的职责。作为公司业务的总负责人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服从和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和指示,接受董事会的监督和检查,对董事会负责。第五章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名词解释1.企业治理结构(2008)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企业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2.代理成本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情况下所产生的费用。3.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是指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政企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来实现权责利的再分配,政府赋予经营者很大的经营权,并监控经营者行为的一种企业治理结构。4.企业共同治理是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互相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相统一这一共同目标。5.相机治理机制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简述题1.什么是代理问题?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P64.65)代理问题是指代理人除了追求最高的货币收益外,还通过对非货币物品的追求来实现尽可能多的非货币收益。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约束条件:(1)刺激一致性约束:指代理人是合同的接收者,机制所提供的刺激必须能诱使代理人自愿选择根据它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合同。(2)参与约束,也称个人理性约束:指对代理人行为提出的一种假设,指出代理人接受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划算,这就保证了代理人参与机制设计的利益动机。2.什么是代理成本?如何降低代理成本。(P65)代理成本是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情况下所产生的费用。26/26 代理成本包括:①向代理人支付的薪金、奖金等费用;②代理人为追求非货币物品而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③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存在的差异所导致的企业效率的损失。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1)通过合同关系约束代理人。代理成本的大小与监督和约束的难易程度及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一致程度有关。合同越完整、清晰,越能约束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代理成本越低,但会带来较高的约束成本。(2)通过对代理人行为的密切关注。在充分获取代理人行为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边际代理成本等于边际约束成本的原则设计最有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3)通过市场制度的不断健全来降低代理成本。①首先,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经理劳务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表现计算出他的人力资本的将来价值,经理要估计长远利益,就必须努力工作。②其次,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如果企业面对的产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就会对经理形成压力。③最后,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其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3.简述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P70)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通过政企关系的市场化和契约化来实现权责利的再分配,政府赋予经营者很大的经营权,并监控经营者行为,形成有别于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其主要特征有:(1)通过企业主管部门与经营之间的一对一的谈判确定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经营者的自主权由政府直接授予。(2)经营者一旦获授权,便可独立行使决策权,政府作为所有者主要通过职位的晋升、精神鼓励及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应挂钩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3)尽管处于激励的考虑,经营者也通过职代会和工会赋予职工某些权利,但经营者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企业所有权的分配中仍处于支配地位。(4)由企业主管部门充当经营者的监督者,以保护国有产权。(5)政府监督经营者的主要手段是任免经营者和参与或干预企业的重大决策。这种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和企业治理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对企业经营者只有激励没有响应的约束和惩罚手段,因为国家对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2)只有单向权威没有多边制约;(3)个人决策、集体负责的后果是企业内部没有真正的风险承担着;(4)信息资源及其衍生的决策和监督资源的浪费,债权人、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忽视。论述题1.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阐述企业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性。(P67)现代企业把企业视为一种契约的组合。现代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区分了产权和物权的不同含义,其差别性表明产权的行使将受到某种限制。承认这种受限制性,就能推导出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的逻辑结论。契约中包含的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企业治理结构主体之间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关联的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内涵在承认一个人追求和保护自身产权权益的合理性、合法性时,应考虑人力资本产权行使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因此,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退出企业治理结构主体多元化。2.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2018)(P71)26/26 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中,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此逻辑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做自身利益的源泉。贯彻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他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经济民主化,是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互相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主体行为与企业适应能力相统一这一共同目标。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各产权主体平等地享受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3.阐述相机治理机制的基本含义以及基本程序。(P72)含义:如果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基本程序:(1)事前监督,即相机治理主体应对投资对象做一个合理的评估,内容涉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发展前景、管理和组织能力、盈利率、潜在风险等。其目的在于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如高估盈利率、低估风险,以操纵信号。(2)事中监督,即密切关注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理人员的行为,以防道德风险的出现。因为经理人员的利益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前者可能牺牲后者的权益来满足自身利益。事中监督一般由监事会来完成。(3)事后监督,即通过公司绩效(一般是财务状况)来判断企业未来,目的是防止财务危机。根据不同的绩效水平,相机治理主体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经营状况良好时将不干预经理人员自由处置公司业务;若有财务征兆,则对其惩罚。最可置信的惩罚是企业重组,即通常讲的调整领导班子,必要时诉诸法律。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名词解释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其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2.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微观主体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的过程。3.宏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指在微观收入分配的基础上,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过程。简述题1.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2009)(P76)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一重要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分配关系上的一个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26/26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其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或消费材料)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正比。按生产要素分配中通行的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标准支配着收入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所有权标准支配着收入分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两者兼而有之。(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也就是工资形式与利息、红利和租金等的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按劳分配中通行着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等量相交换不仅不能脱离等价交换,还必须借助于等价交换来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协调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利用。论述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有何不同?(P78)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微观主体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的过程。宏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指在微观收入分配的基础上,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过程。微观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市场机制能够强化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有助于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但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调节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不能维护社会公平。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一方面通过税收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转移到国家手中,另一方面通过国家预算支出保障非生产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2.如何理解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P79-81)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主要根源于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生产条件在缺乏规范制度约束下实现市场化分离和经济性分离,造成了客观生产条件进而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不公,主观生产条件的拥有者在不享有同一权利和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走向市场,其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价值或价格,主观生产条件由于市场分割和制度障碍而难以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均衡分配,加剧了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因此,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围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1)规范制度,强化约束,防止市场化分离中各种代理人控制公有生产条件而进行控制公有剩余。(2)统一制度安排,实行统一国民待遇。在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规定。(3)消除市场分割,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首先,打破垄断,实施反垄断政策,消除部门间过多的进入障碍;其次,消除与主观生产条件相联系的身份制、等级制;最后,完善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促进各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4)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对他们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态。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名词解释26/26 1.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2.经济发展它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的变革,如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个社会的平等化状况、就业状况、教育水平等。3.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规范,用来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包括三种类型:宪法秩序、制度安排和伦理道德规范。4.制度安排:指在宪法秩序下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操作规则。它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简述题1.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P82)见名词解释1.2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有着更广的外延,经济增长会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甚至出现有经济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2.为什么人均GDP与GDN不能完全反应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2012)(P8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不能完全反应的原因有:(1)人均GNP或GDP没有充分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情况。一国的人均GNP/GDP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这种增长的受益者,大部分人在就业、平均收入等方面没有什么根本改进,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2)尽管一国总产出可能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大或大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的增长就会阻碍发展;(3)由于官方汇率高估,统计资料不全,一些所谓“非市场”的产品和劳务没有计算在内,缺乏国际可比性;(4)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的福利和副作用;(5)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反映国民生活质量的指标是多方面的,如教育、识字率、预期寿命等3.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2009)(2012)(P88)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求在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具备以下三个原则:(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运动和谐发展,并最终服务于人的原则。要求人类自身的繁衍、人类的经济活动的总物质消耗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破坏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妥善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保证再生性资源能持续具有再生能力,非再生资源能获得新增储量和替代资源的充分补偿,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26/26 (2)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每一时代的发展既应维护当代人的公平发展,也应维护代际间的公平发展,即每一时代的社会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又不能对子孙后代发展造成危害,并应为子孙后代留下可能发展的空间。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注意各项发展的协调统一关系。(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在国际事务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应力求平等合作,共同协调发展的思想。论述题1.试论科学发展观。(P89)(1)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分析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着眼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①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首先,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其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扬弃“民本”与“物本”发展观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一次质的飞跃。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③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的实践运用中,要求做到总览全局、全面谋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要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丰富和完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为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人民的发展权提供了根本方针。体现在:①科学发展观为发展观提供了价值理念、指明了价值目标。发展观不仅关注人的生存,而且关注人在生存基础上的发展。②科学发展观拓展了发展观的范围、完善了发展观的理论基础。③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发展观的实现途径。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既有赖于主体自主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国家的保障、调节和干预。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名词解释1.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在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26/26 2.二元对比系数是指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0-1之间,反方向变动)3.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与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农业小于1,非农业大于1)4.二元反差指数是指工业与非农业产值比较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0-1之间,正方向变动)5.“后起者优势”是指后起发展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高度发达,这样它就可以跳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直接采用新技术。简述题1.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P94)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在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1)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2)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3)城乡收入差距拉大。(4)城乡消费水平悬殊。二元经济结构成因:(1)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所引起的生产率水平差异。我国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把农业中的资金强制地转移成工业化积累。(2)传统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分割。由城乡分割经济造成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滞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二元性。(3)非农业发展政策扩大了二元差距。大量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相比之下,对促进农业发展的科研开发。新的生物化学和机械的技术开发投入却严重不足。2.简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P96)(1)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是出发点和立足点。①个人消费需求是消费需求中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包括: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②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③出口需求是指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各国资源禀赋不同,生产相对优势也不同,形成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影响进出口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2)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①技术进步不断开拓新的生产技术和形成新产业。②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③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3)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26/26 首先,制度安排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式;其次,制度安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再次,制度安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状态。(4)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资源供给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的供给。一国资源供给的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该国产业结构调整。论述题1.结合实际,讨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P95)(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根源。①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内部就业条件相对不足等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重要原因。②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的最重要根源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维系二元经济结构诸如“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社会保障值得”等制度性因素,排除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剥夺了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就业的权力;中国特色的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果,工业部门人均资本拥有量迅速上升,而同量资本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越来越少。所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就地转移,进入农村工业;二是转移到城镇就业。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缓解。(3)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对策。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也是劳动力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引发劳动生产率突变和提升的过程。②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③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④逐步废除二元户籍制度。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劳动力在城市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人为设置转移障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2.讨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P97)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根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1)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②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低下。首先,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但农业结构升级缓慢,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薄弱。其次,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比重大;制造业以组装加工业为主;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科技术产业发育不足。再次,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较落后。26/26 ③产业结构虚高度化。这是指基础产业发育不良、经济效益偏低的条件下,加工工业比重提升的经济现象。④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中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致使资源浪费,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下降和企业亏损,从而削弱产业的整体竞争力。⑤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据测算,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93.5%,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为97.9%。(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①产业结构调整应当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②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③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的流向。④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第九章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名词解释1.外向型工业化战略是指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的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简述题1.贸易开放如何影响经济增长?(P104)在理论层面上,对外开放意味着分工体系从国内跨越国界,意味着分工的深化和发展,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生产过程的直接影响上,突破市场过程在一国内部面临的投入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约束;对外开放进程还可以通过要素流动过程中的外溢效应、制度变迁效应等影响生产过程的背景条件,引导国内的结构调整。从现实情况来看,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比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有着更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并且早期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在进行以更高的外向性为目标的改革后,经济运行得到了显著改善。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制成品出口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诸多动态利益:1.提高进口能力;2.提高国内资源配置效率;3.带来规模经济;4.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为贸易品部门提供中间投入的上游产业的发展;5.带动外资流入;6.刺激国内贸易部门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结合理论上的逻辑推延、经验的对比分析和实证计量研究,我们可以认为,贸易可以有条件地促进经济增长。26/26 论述题1.对外贸易如何影响我国工业化进程?(P108)对外贸易是图片国内工业化约束的有效手段。选择外向型发展战略,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来突破工业化的约束。对外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它配合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或者说,工业化是对外贸易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杠杆。由此,可以界定我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利用开放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基于劳动成本优势构建我国开放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基于劳动成本优势这一共同的基础,构建相互关联的外贸战略和工业化模式,这充分发挥了我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使制造业出口得到高速发展,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转移趋势使得我国的工业在出口带动下迅速发展。2.试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P106)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外开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1984年,《中G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三个主要目标和任务。(1)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2)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为我国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名词解释1.看不见的手是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通过市场机制就可以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达到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反对进行政府干预经济。2.市场失灵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者说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简述题1.简述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有哪些优势。(2016)(P115)政府之所以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纠正市场失灵,就在于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是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优势。政府的干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征税权,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课税和对消除污染引起的给予补贴来解决污染问题;二是禁止权,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动,这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至关重要的;三是处罚权,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对违法合同或破坏产权的行为给予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26/26 四是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2.简述如何界定适度政府干预。(2016)(P116)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作必要的分解后,政府应在以下领域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1.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职能。对内只能够主要包括从事道路、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城市环境、公立学校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保障国内治安,形成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对外职能主要是军队建设,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努力提供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2.维护市场秩序。国家通过经济立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或惩罚各种非正当的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创建私人无力或不愿创办而国民经济又必需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企业,如基础产业等,以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4.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在一定的改革阶段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努力使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套,尽快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5.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实现公平目标是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以下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别:①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消除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经济条件,转换收入功能分配,提高就业率;②影响收入分配额的大小来消除不平等的财产权基础;③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稳定或减少社会富裕阶层的规模分配;④通过直接的转移支付及对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分配政策,调整社会贫困阶层收入的规模分配。6.具有财政调节功能。国家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调节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7.影响对资源的利用。资源的利用一般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但由于价格机制不能纠正由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就需要政府来干预这一领域的资源利用。8.政府通过职能结构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国际收支等政策,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央银行一般为国家所有,国家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熨平经济波动,实现充分就业等目标,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9.进行必要的行政控制。为了达到某些预定的社会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凭借政权力量直接控制某些经济活动。3.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2018)(P118)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称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效率、增长、稳定;二是经济福利;三是分配公正。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性目标,甚至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收支平衡。26/26 4.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2006)(P120)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增加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前者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后者需要刺激物价上涨。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与稳定物价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须刺激总需求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必须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效率原则要求对提供和创造不同效率的人们给予有差别的报酬,平等原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为了实现国内均衡(主要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常常会导致工资率的提高和国内收入水平的上升,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论述题1.阐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的必要性。(简答34)(1)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依据“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推导出的结论是以具备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的。当市场是不完全时,市场失灵现象就很难避免。市场失灵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经济目标。既然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①外部性②垄断③市场不完全④分配不平等。(2)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优势。①征税权。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课税和给予补贴来解决一定问题。②禁止权。政府可以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动。③处罚权。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对违反合同或破坏产权的行为给予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④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3)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是有限的。原因有:一是政府能否按全社会利益进行决策值得怀疑;二是依靠政府干预来匡正市场机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三是政府对于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四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会导致“租金”的产生,诱发寻租行为;五是政府干预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直接掌握投资决策权,但其经济效率值得怀疑。  因此,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有正负效应,不能绝对化。政府干预的主要优点是协调,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协调、社会公平、长期发展等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市场机制则借助于利益关系调节资源配置,一般来说微观效率较高,但“市场失灵”的例子也不少见。总之,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各有所长,因此,应当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2.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选择。(2008)(2002)(2006)(P121)(1)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①财政政策手段,其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26/26 ②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③行政管制手段,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④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⑤制度约束,是实现长期化政策目标的手段。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2)经济政策手段选择的原则①目标变量对政策手段反应的大小。目标变量对某一给定政策手段作出反应,与决策者预期相一致的反应越大,说明该政策手段越有效。因此应选择力度较大的政策手段。②政策手段显效的速度和结果。一般应选择较易实现政策目标及较快显示其效果的政策手段。③政策手段对克服不合理经济现象所起作用的大小。一般应选择对非合理经济现象原因起直接作用的政策手段。④资源成本的高低。政策手段的运用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成本(如抑制通货膨胀,实行银根紧缩,可能导致经济滑坡,失业增加)。应选择能实现政策目标且成本花费最小的政策手段。⑤选择性和变动性。应选择那些以一种选择性方式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手和具有可变动性的政策工具。⑥间接经济效应。任何政策手段的运用都可能产生间接经济效应,包括正和负的。应选择那些间接正效应超过间接负效应的政策手段。⑦社会政治效应。应选择那些使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及社会政治成本最小化的政策手段。3.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标准,从效率角度出发,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应主要注意哪些问题?(P124)政府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活动应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经济政策赖以存在的基本依据。这里的效率标准是广义的,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静态效率,它的存在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在给定的劳动力、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条件下,使产量最大化;二是产品的组合不仅符合技术可能性,也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愿望。二是分配效率,如果收入的分配在原则上具有公平性,则存在分配效率。三是动态效率,如果避免了通货膨胀,实现了收支平衡,则存在长期动态效率。当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时能否提高经济效率,涉及的因素很多。根据上述的三个效率标准,政府在进行经济政策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一个功能齐全的市场机制更容易实现静态效率。一般来说,微观主体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决策最好留给他们自己去决策,政府不适当的干预反而会影响静态效率。2.向社会提高各种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能促进公平。3.如果要实行静态效率,政府就应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消除垄断的负效应及解除对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各种限制因素,这样可以避免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偏差。4.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尽管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可能会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如果政府通过干预经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社会成本小于所获得的社会收益,则表明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干预是有效的。5.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一般会伴随着经济波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稳定应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政府应通过经济政策选择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6.市场机制似乎难以达到经济的长期动态效率,或者说为了达到这种长期的动态效率需支付昂贵的代价,政府的适度干预有助于实现长期的动态效率。26/26 7.政府与微观主体活动之间的理想平衡将随时间而变动,这就需要进行跟踪调节,以便更好地协调这种关系,从而为政府有效地运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活动创造适宜的体制环境。26/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