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ID:36358735

大小:3.1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10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0.中图分类号:F32I-。I-ci:UDC:300密级:公开学校代码:10094诃誊£解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历硕士)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Researchon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NewRuralConstruction作者姓名:指导教师:杨琼王秀玲教授学科专业名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论文开题日期:2013年7月12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lUllUlIIIIIIIIIIIY2564240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是

2、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蝴⋯孙杨砑、⋯胤⋯孙殆够7叼¥年j,月沙日。劫/≯年、广月歹汨’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

3、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茹享学影拶铲刀f中年,月y/日V指导教师(签名).强够,沏q年r融II摘要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农村人口众多,中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不仅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包括城镇化水平提高和新农村建设两方面的内容。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以农促工的政策,现阶段的体制障碍和历史遗留的观念问题,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背向而行,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三农”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

4、,大城市人口膨胀也使城市居民遭受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失业等“城市病"的困扰,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也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依然面临各种障碍。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强调只有意识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探索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二者协调发展的路径,才能有效的缓解“城市病”和“农村病”,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评述了这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炼代表性观点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理论上阐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关系,首

5、先总结了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特殊历程,概括了城乡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的特点,并以韩国、巴西和美国为例分析世界其他国家城乡关系变迁的历史,从国内外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探寻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理,表明城市和农村通过产业间的联动,在合理政策的引导下,是可以实现统筹发展的,阐释我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逻辑协同、交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第三部分对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的各项政策措施,比如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且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以及

6、党的代表性文件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视。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其中包括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新农村建设新模式的出现。之后重点突出二者没有协III调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过程对农村的剥夺和其他不利影响,也包括农民增收困难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制约。第四部分在以上剖析现状、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即理念障碍、体制障碍和发展阶段内生性障碍。体制障碍包括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造成城乡割裂的重点原因,因此对其做重点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重点,通过规范研究,分析如何克服

7、这些障碍,并尝试性提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实现以城镇化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助推城镇化水平,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具体包括: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鼓励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城市优势产业的辐射和转移力度,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非农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村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面貌;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农民素质与技能;正确处理城镇化与

8、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改革现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