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

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

ID:36512317

大小:6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_第1页
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_第2页
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_第3页
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梅毒螺旋体RPR与TPPA联合检测方法分析作者:付杰邓淑芝李简微谢丽丽李淑华【关键词】梅毒螺旋体RPRTPPA检验梅毒螺旋体又叫苍白螺旋体,属于螺旋体目、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一经传染,螺旋体很快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人体各器官,表现多种多样的类似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同时常时隐时现,病情变化难测,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它可以多年无症状呈潜伏状态,因此对梅毒的检查必须综合分析,对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非特异性的类脂质抗原试验和特异性的密螺旋体抗原试验两大类。非特异性的类脂质抗原试验主要有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

2、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特异性的密螺旋体抗原试验主要有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戈(TPI)。现临床应用RPR与TPPA联合检测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标本来源我院皮肤科性病和妇科门诊疑似梅毒的患者,当天抽血,分离血清后检测。1.2检验方法41.2.1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RPR是80年代问世的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所用抗原为标准的牛心肌脂抗原,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适用于大量标本检测,目前许多血站用RPR试验对献

3、血者进行梅毒普查。在23~29℃室温中,将RPR抗原悬液一滴加入50μl待测血清或血浆中,用RPR旋转仪水平转动纸卡8min,然后3min内在光线充足处判断结果。1.2.2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TPPA法是将提纯的梅毒螺旋特异性抗原包被在明胶颗粒上,当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时就会出现颗粒凝集现象,凝集的强弱与抗体浓度成正相关。先将待测血清或血浆在U型培养板上进行稀释,分别形成1∶10,1∶20,1∶40,1∶80等4种稀释度,再将未致敏与致敏明胶颗粒分别加入1∶40,1∶80的稀释血清中,室温放置2h后观察结果。2结果对患者与共者进行RPR试验和TP

4、PA试验检测,RPR法阳性率为91.2%,TPPA阳性率为98%凡TPPA阳性的患者,其RPR均为试验阳性,而单纯RPR检测有三例漏检,占6.6%,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表明对患者血清做RPR同时做TPPA试验,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RPR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高,属筛选试验,其反应素效价与病变活动性有关。第一期梅毒病灶出现后1~2周即可测出反应素,第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反应素效价最高,阳性率可达99%,经药物治疗后可转阴。先天性梅毒阳性率为80%~100%。这类试验常有假阳性,在诊断时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特异性试验。TPPA具有敏感、快速及简便等特点,但特异性较低,以上三种试验

5、属确证试验。3讨论4由梅毒螺旋体梅毒的传染途径有直接接触、同接接触和胎盘传染。一般根据梅毒传染途径不同,分为后天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可以分早期与晚期梅毒。在2岁前发病者,为早期胎传梅毒;在2岁后发病者,为晚期胎传梅毒。先天性(胎传)梅毒是由已感染梅毒的母体,尤其在早期时,梅毒螺旋体可由血行通过胎盘传给体内胎内,因此研究新的快速、价廉、简便、敏感且特异的诊断方法,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试验是基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这些抗体是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的后产生的。评价血清试验的准确性,一般用特异性和敏感性两个指标,一个可靠的梅毒血清试验要求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由于RPR试验所

6、检测的是反应素,而不是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在感染过程中梅毒螺旋体攻击组织引起损伤,释放心拟脂而产生反应素.而正常人组织的一般损伤出可释放小量心拟脂,因此也可检测到反应素,因此RPR试验可产生假阳性(如风疹、疟疾、上呼吸道感染等),但如果同时做TPPA试验就可大大减小假阳性的机率。血清学检查对梅毒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如何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提高阳性检出率、准确率、为临床确定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是检验科工作的首要任务。梅毒诊断是比较复杂的检测过程,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应用RPR和TPPA两种联合实验方法同时进行,相互检测验证,可明显提高检出率,最大限度的降低甚至避免误

7、诊和漏检。有利于临床医生观察病程和疗效的指标,以便梅毒患者能及时得到有效诊治。参考文献4[1]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林果为,沈福民.现代临床流行病学[M].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叶顺章.性病诊疗与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