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

ID:36559317

大小:1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2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_第1页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_第2页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_第3页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_第4页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主备:毛进梅课型:阅读审核:八年级语文组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年轻精神”的品质。2.体会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3.学习本文的构思的巧妙及正反对比的手法。【学习重点、难点】1.发扬“年轻精神”。2.构思巧妙,正反对比。【学法指导】以读贯穿整节课,师引导学生理解讲演稿的写法,最后能学会写简短的讲演稿。【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抄写2遍。反诘()人溺己溺()舐干()雄biàn()感kǎi()木乃yī()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理直气壮:如饥似渴:打抱不平:3.搜集有关郭沫若和萧红的资料。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问或感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批阅日期:2011年6月日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5学校网址:zjshiyxx.zje.net.

3、cn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教学案①讲演稿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密切相关部分组成,你能找出本文的主体部分吗?②课文开头几段文字是不是题外话?为什么?课文结尾部分,从内容上看作用是什么?3.合作探究①作者如何看待“年轻”的?(“年轻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你能否从文中找出句子体会。②讲演者阐述了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③你对文中的“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是怎样理解的?4.品味语言5.小结三、课堂巩固在萧红墓前的5分钟演讲(郭沫若)年轻的朋友们:讲演对于我倒不是件难事,然而要不多不

4、少恰好5分钟,却使我感到困难。而主席又只要我做5分钟'的滩头讲演,让你们好早点跳下海去,做你们的青春之畅泳。我想了,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演讲:“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请大家沉默5分钟!”于是当大家沉默到5分钟的时候,我便说:“沉默毕,我的讲演完了。”大家假如要反诘我:“你向我们做5分钟的讲演,为什么叫我们沉默5分钟呢?”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本来我可以这么开始我的讲演的,但是当我听了刚才×先生两分钟的演讲,太漂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们把她

5、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慨,请大家向萧红女士鼓掌。”太好了,我的5分钟讲演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人引申来说一下吧。5学校网址:zjshiyxx.zje.net.cn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镇江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教学案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靠着年纪轻,假如是单靠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着,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

6、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靠着生理上的年龄。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真实,他为饥为渴地请人指教,虚心坦怀地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人的第一特征。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他大公无私,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切实地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怀抱,而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第三,是勇敢的战

7、士。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彻底一切,这是年轻人的第三特征。这三种年轻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这些特征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就死了还年轻,假如把这些特征失掉,比如年纪轻,便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是一个死鬼了。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1.这篇演讲辞是1948年郭老在萧红墓前对香港南方学院艺术系教师所做的一次即兴演讲。演讲句式和用词口语色彩很强,使人倍感亲切。试举出一例加

8、以分析。2.演讲的开头极为巧妙,郭沫若用诙谐风趣的语言来说“5分钟”的要求,其作用是什么?3.从上下文看“年轻精神”的内涵有哪些?1.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年轻精神”应有什么新的含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