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案薛永琴

夹竹桃教案薛永琴

ID:36561240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夹竹桃教案薛永琴_第1页
夹竹桃教案薛永琴_第2页
夹竹桃教案薛永琴_第3页
夹竹桃教案薛永琴_第4页
夹竹桃教案薛永琴_第5页
资源描述:

《夹竹桃教案薛永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夹竹桃》扬中市外国语小学一、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子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积累4、5段。3.通过品悟、对比、想象朗读感受夹竹桃的特点及作者喜欢他的原因。4.拓展阅读2篇文章片段,感受季羡林散文语言的朴实、真实感人的灵魂。课前准备:1.学生完成任务单,老师批改了解学情。2.和学习小组长检查每位同学的课文朗读和背诵。三、教学过程任务一——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特点1.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齐读课题《夹竹桃》,这个字念第一声,再读一遍。2.课前,大家已经借助辅导用书

2、,认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单中的每一项任务,老师批阅后,感觉大家学得不错,现在,我们就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相信大家会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我们任务单的第一项是: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2★仔细地读读课文2、4、5段,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第二段:..第四段:.第五段:.5★仔细地读读课文2、4、5段,拟定小标题(1)(2)(3)2.学会生字表中的六个生字,(抄词三遍,默写1遍)辨别多音字“夹、参,重”,(查字典,注音,组词)读准二类字

3、:“玉簪花、荇藻、一嘟噜”,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恩理解“叶影参差、花影迷离、韧性”,注解在书中。学情分析:绝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任务,达成了目标,只是少数几个同学有几个字眼读得不准确,对于课文内容和结构特点没有把握。1.现在,我们就分区学习:请第一个任务全做错的同学到讲台前来,和老师一起再学习。B同学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项。A同学默读欣赏读老师课前发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二月兰》和《槐花》。附:C同学学习内容:1.选择正确读音:参(cānshēn)差(chācī)不齐远渡重(chóngzhòng)洋荇(xìngxìn)藻玉

4、簪(zānjiū)花衰(shuāishuō)败2.说说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和文章的结构特点。2.一个C同学为大家讲讲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3.了解B同学完成练习的情况。4.指导写字:“熏”。任务二——体会夹竹桃可贵的韧性2★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圈画出直接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关键词句,选择1-2句背一背。我会背句,组长评价:.3★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摘抄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圈画关键词,写批注。至少1句。5★联系课文3、4自然段语言,展开想象,将“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具体化,描写夹竹桃是怎样生生不息的。1.课文第

5、四段主要描写夹竹桃有可贵的韧性。这一板块我们分层学习。选择2★的同学起立,你们来背背你喜欢的句子。(3个)2.选择3★的同学,品读关键词句,写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学情分析:同学们批注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品析,表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字里行间流露对夹竹桃的赞扬,有的还能由此及彼地联想,想到了一些人和事,想到了自己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写得比较深刻。两名同学交流读书体会,鼓励其他同学补充。重点引导大家关注这个句子: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6、老师调换一下表达的顺序:课件: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朵花开了,一朵花又败了,长出一嘟噜花,又有一嘟噜花黄了。这三句话那句话好?大家认为呢?(表现了夹竹桃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季羡林先生作品的语言风格:率真而不失睿智。那你能读出这种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吗?(你听,他在读的时候后半句很自然的加快了语速。还有谁来读?你听,他声音特别响亮,而且这个“又”强调了,你为什么这样读?)说的好,读得更好!3.课文中有两个“无不”,各组的学习小组长,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合理丰富的想象,把画面具体化了。现在

7、情各组集中,静静地欣赏组长写作的片段,听完后说说,他的写作好在哪里?学情分析:优点:(1)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夹竹桃的韧性。(2)通过对比描写反衬夹竹桃的毅力顽强。(3)将夹竹桃人格化,语言文字更有情趣。不足:有一些语病,语言有重复啰嗦的现象,还有的人没有写出夹竹桃“败了又开”,“黄了又长”的特点。交流:组内交流展示一个同学写的片段,说说优点。任务三——感受作者幻想的奇妙1.作者喜欢夹竹桃不仅因为它的坚韧,还因为月光下的夹竹桃引发了他无穷的幻想。让我们走进那月色朦胧的院落,用心用情想象感受夹竹桃迷离的花影。课前,每位

8、同学都已经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展开了学习。2★(1)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都幻想到了什么?(2)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具体的画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作者的三次幻想。(3)课内听完同学的发言,尝试模仿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一句幻想:3★(1)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熟练地背诵作者的三次幻想。(2)揣摩作者描写幻想的语言表达特点,展开想象,用“你幻想他是,他就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