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鸣痛觉研究

李凤鸣痛觉研究

ID:36629470

大小:68.1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3

李凤鸣痛觉研究_第1页
李凤鸣痛觉研究_第2页
李凤鸣痛觉研究_第3页
李凤鸣痛觉研究_第4页
李凤鸣痛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凤鸣痛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痛觉论痛觉李凤鸣论痛觉---lfm816109依据现有的痛觉理论,许多痛觉现象都无法解释。现在,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与大家一起讨论,欢迎质疑、指正。我认为:  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位于细胞间液中,它感受的不是致痛物质,而是机体中细胞或粒子的“活动程度”――粒子的振幅。能够引起疼痛的最小振幅为疼痛幅值。疼痛不只是发生在组织损伤后,疼痛是从组织细胞即将破坏(临界损伤)时开始的。临界损伤性刺激之所以能引起痛觉,是因为刺激(包括缺血、缺氧、缺元素等)使机体细胞处于临界破坏状态,细胞开始“挣扎”,细胞中粒子的振幅达到或远超过疼痛幅值(非感觉域值),被感受器感

2、受并传送至大脑引起痛觉。此时,若刺激停止,因细胞并未破坏,细胞不再“挣扎”,所以痛觉立即消失。细胞“挣扎”痛,为剧烈痛。  损伤性刺激之所以能引起痛觉,是因为它会引起组织损伤,伤口处的“活”细胞为了修复伤口而“超量工作”,细胞中粒子的振幅增大到疼痛幅值,被感受器感受并传送至大脑引起痛觉。此时,若刺激停止,因细胞已破坏,修复工作仍在继续,所以痛觉不消失。若伤口不痛,表明细胞没有超量工作,则伤口不易愈合,甚至不愈合。细胞“超量工作”痛为一般性痛。疼痛程度取决于粒子的振幅和达到疼痛幅值的粒子的数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呢?说一说吧。  疼痛,

3、是人人都有过的感受。我在长期做红外线理疗时,发现:红外理疗时,(同一人体,距离相同)一、使用功率W1(小)时,全身各处皮肤长时间均无感觉,如红外理疗服。二、使用功率W2(中)时,有四种情形:1、A处,长时间无感觉。2、B处,初时无感觉,一段时间后感觉温热,稍后转为无感觉。3、C处,初时感觉温热,一段时间(S1)后感觉烫、痛(若此时停止照射,痛觉立即消失),痛觉持续数分钟(T1)后,转为无感觉;继续照射一段时间(S2)后,又感觉烫、痛,痛觉持续数分钟(T2)后,又转为无感觉,(其中S2小于S1,而T2大于T1)如此进行下去,S越来越小,而

4、T越来越大,直到S为0,而T为无穷大,C处初时即感觉烫、痛(成为D处)。4、D处,初时即感觉烫、痛,并一直持续。皮肤会起水泡,若在起水泡之前停止照射,痛觉立即消失。三、使用功率W3(大)时,全身各处皮肤立即感觉烫、痛,并一直持续。对于不同的个体,其W1、W2、W3会稍有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红外线照射皮肤时,机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A、B、C、D处会有不同的感觉?为什么同样照射下,疼痛自行消失了呢?刺激停止时痛觉立即消失是由于“致痛物质”突然消失了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  《生理学》 中说:“痛觉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

5、一种不愉快感觉。通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卫反应”。“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位于细胞间液中”,“损伤性刺激之所以能引起痛觉,有人认为它会引起组织损伤而释放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产生痛觉传入冲动,沿神经传入大脑,产生痛觉。”能引起感受器细胞兴奋的适宜刺激强度称为感觉域值。不同个体感觉域值不同,同一人体各处的感觉域值也不相同(通常解释为不同个体神经敏感度不同,人体各处的神经末梢分布密度不同)。依据现有的理论,对于A、B、C、D处有不同的感觉,可以解释为:由于A、B、C、D处的感觉域值不同,在相同功率红外线照射下,各处就有了不同的感觉。

6、 B处为温热觉,不在此讨论。  C处,初时感觉温热,一段时间后感觉烫、痛,是由于C处痛域比B处低。痛觉持续数分钟后,转为无感觉,是由于红外线照射下,机体的痛域提高了。――不对。――如果红外线照射使得机体的痛域提高了,那么,最终,C处怎么会成为D处?而D处的痛域比C处低。  就是说事实上红外线照射使得机体对于红外线的痛域降低了,那么,怎么会不痛了呢?机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机体的痛域降低了,刺激没有停止却又感觉不痛了?机体的痛域降低了,同样刺激下,感觉应该更痛才对。不痛了,难道是神经细胞发生了变化,是神经末梢敏感度降低了更多?――不对,如果神经末梢

7、敏感度降低了,痛域就该提高。你看,矛盾了不是?痛域与神经本来就有关联。就到这里吧,痛域和敏感度的问题以后再讨论。而痛觉是由于“组织损伤而释放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产生的。这意味着痛觉只与“死”的细胞有关系,而与“活”的细胞无关。而且,痛觉突然消失是由于“致痛物质”突然消失了吗?它们是怎么消失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锐痛突然消失的情形。比如打针。疼痛似乎是发生在细胞破坏之前,而不是细胞破坏(组织损伤)之后。你看,针刺入后就不再痛,拔出针来,即使还在出血,并不比针正在刺的时候痛。这就意味着痛觉感受器感受的不是“致痛物质”。因为针正在刺的时候与针刚

8、拔出的时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