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

ID:36740129

大小:10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4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_第1页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_第2页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_第3页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_第4页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病理复习指导-炎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炎症考情分析200420052006合计ZY104317ZL0156第一节概述一、炎症的概念1、炎症的定义: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20关于炎症,正确的是〖HTK〗2004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B任何机体均可发生炎症C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HT〗答案:C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局部反应:(血管)红、肿、热、痛、功能障碍。(2)全身反应: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升高。3、炎症

2、反应的防御作用:防御作用和损伤作用共存。二、炎症的原因:1、物理性因子2、化学性因子3、生物性因子:最常见4、坏死组织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和增生(proliferation)。ZL4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2000,2005)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炎区白细胞浸润答案:D(2000,2005

3、)ZL1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D红、肿、热、痛、功能障碍E〖ZK()周围血液中自细胞增多和炎区白细胞浸润〖ZK〗〗答案:C(一)(外)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1、局部形态学变化:实质细胞: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间质细胞: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2、致炎因子的直接损伤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炎症过程,加重组织细胞损伤炎症反应产物ZL病理学;2006-1-049.炎症的变质是指局部实质细胞发生A.

4、萎缩和变性B.萎缩和坏死C.变性和坏死D.增生和变性E.增生和坏死(二)(内)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1、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血流停滞2、血管通透性增加(1)内皮细胞收缩(2)内皮细胞损伤(3)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3、渗出液的作用:局部炎症性水肿有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

5、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炎症后期,纤维网架可成为修复支架,并利于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渗出液过多有压迫和阻塞作用,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如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4、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1)白细胞边集(2)白细胞粘着(3)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4)白细胞的局部作用:吞噬作用,免疫作用,组织损伤作用。5、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炎性介质:介导炎

6、症发生、发展的内源性化学因子(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血管活性胺(组胺和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血栓素)、白细胞产物(氧自由基、溶酶体酶)、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NO及神经肽。(2)体液中的炎症介质: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介质扩张血管通透性趋化作用其他缓激肽++-疼痛组胺++-C3a-+-调理素C5a-++C3b,C3bi前列腺素+加强其他介质-疼痛、发热白细胞三烯B4--+C4,D4,E4-+-支气管/血管收缩IL-8,TNF--+发热NO+细胞毒

7、性作用PAF-++支气管收缩P物质++-三、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鼻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意义:防御、修复。第三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一、炎症的经过1、急性炎症的特点: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表现为发热、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加。(1)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血流停滞(2)血管通透性增加(3)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边集、黏附、游出;趋化作用和趋化因子;局部作用渗出的白细胞的种类和影响因素:病理学;2006

8、-2-021.炎性充血主要是指CA.动脉扩张,局部组织含血量增多B.静脉回流障碍,组织含血量增多C.炎区微循环内血量增多D.炎区小血管破裂E.炎区组织间隙中血量增多血管反应首先表现为炎性充血(inflammatoryhyperemia),是指微循环中血管舒缩和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一般按上述顺序发生。2.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A.组织间隙水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