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教案 (2)

论美教案 (2)

ID:36760616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4

论美教案 (2)_第1页
论美教案 (2)_第2页
论美教案 (2)_第3页
论美教案 (2)_第4页
论美教案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美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美》教案设计灵宝市阳平镇第一初级中学谷丽琴一、情景导入: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你们曾观察到生活中的哪些美呢?老师也把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美和大家分享一下:低头我看到了花开的美丽,抬头我看到天空鸟儿飞翔的美妙,旅游时我欣赏了自然风景的美丽,电视中我认识了色彩美、运动美、艺术美,生活中我感受到人们勤劳的美、互相关爱的亲情美、灾难时我体会到人的本性之美、品德美(她叫朱燕珍,是个七旬老人,面对熊熊烈火,毫不畏惧,关键的时刻,机智地搭建“天梯”,帮助3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者逃离火海。)那么什么才是最美呢?今

2、天让我们走进英国哲学家培根,看他为我们讲述美。二、预习检测:肃然起敬吝啬滑稽摄取谚语愧悔三、展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观点。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归纳议论文常规题型。四、走近培根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ispower。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论真理》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

3、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论学问》五、整体感知文章(独学)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论题是什么?2.主要论述了人的哪几种美?3.这些美可分为哪两类?4.作者在论美时提出了那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六、品读悟读,研读赏析:1、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a.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b.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推崇的是人的那一种美?2、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a.这是为什么?b.“都”一词能否去掉?c.为本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点拨:美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道:“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4、,身材苗条,体态风骚”人品怎样呢?“处世太精明,还神算。得宠成信任,权术弄、勤机变。高踞威凭展。窃财害命,尽显毒狠手段。”王熙凤外表美,内心毒辣,最终落得“一领草席裹了了事”的下场。3、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a.这一节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b.有什么作用?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存的。a.用了什么论证方法?b.这里的美指什么美?c.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6、我们分析的这些句

5、子共同点: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作风优雅而美。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明确共同点:强调行为之美认为美德最美7、中心论点: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八、论述本文论证思路(群学)提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请同学们论述本文的论

6、证思路:一、(1):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美德最美。二、(2):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3):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4):通过某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三、(5):结论: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九、加深对美的理解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1.容貌之美:“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2.神态之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

7、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3.风度之美:“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这些都会流失,能够流传千古的却是:德行之美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让我们看到他大丈夫的英雄之美。让我们继续追忆前人的美德。仿句练习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孟子的美,美在他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提示:句子+作者+美德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周敦颐的美,美在他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范仲淹的美,美在于他远大的抱负

8、和博大的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美,美在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