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

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

ID:36857579

大小:309.8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6

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_第1页
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_第2页
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_第3页
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_第4页
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卷第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月从先秦本体哲学看儒家的“显学”地位魏义霞(黑龙江大学哲学系,黑龙江哈尔滨)摘要先秦哲学对宇宙本体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两种,即天本论与道本论。儒家、墨家属于前者,道家、法家属于后者。与古希腊哲学的始基相比,被先秦哲学奉为宇宙本体的天与道具有相同性和相通性,体现了中国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先秦仅有的两家“显学”均出自天本论。作为中国哲学的初始形态,先秦哲学与宗教天然合一,儒家、墨家的尊天、祭天满足了人的宗教诉求,在孔子、孟子和墨子那里,天是宇宙本原,也是祭祀对象。这表明,天与道又有差异性,天本论浓缩着宗教情结,

2、有宗教功能,这是道所没有的。另一方面,在先秦同为“显学”的儒家与墨家,在秦后命运悬殊——儒家被独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墨家式微、甚至成为绝学。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强调以道德完善的方式与天合一,并且突出天人之间的上下关系,这些迎合了宗法等级的需要;墨子崇尚功利,把天人关系说成是互利互惠的平等关系,功利主义旨趣尤其是其平等意识为社会所不容。关键词本体哲学;天本论;道本论;宗教情结;等级伦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先秦哲学的基本形态是百家争鸣,本体论领域宙本体究竟是什么的回答有两种:一是天,一是也是如此。这是一种繁荣的学术景象,更是一种无道。从这

3、个意义上说——即以宇宙本体为何的回答主流状态。其实,在本体哲学领域,就对宇宙本体为标准,诸子百家可以划分为两派——天本论与道是什么的回答而言,诸子百家最终可以归结为天本本论。论与道本论两家。接下来的问题是,作为中国哲学儒家和墨家属于天本论者,孔子、孟子、荀子的原生态,天本论和道本论展示了中国哲学的何种和墨子都坚定不移地断言天是宇宙间的最高存在。特质?为什么道本论没有像天本论那样在先秦成孔子的“巍巍乎!唯天为大”、荀子的“天地者,为“显学”?与儒家在先秦同为“显学”的墨家为生物之本”和墨子的“天最贵最知”从不同角度立什么在秦后没有像儒家那样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论,结

4、果都颂扬天的伟大和至尊。主干?所有这些问题的谜底都可以在对先秦本体道家和法家属于道本论者,无论是老子、庄子哲学的探索中逐层揭开。还是韩非都把道视为宇宙本体。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宇宙间的一切都归一、先秦哲学对宇宙本体的寄托于道,庄子则明确地把道称为“造化者”或“物物在本体哲学领域,诸子百家对宇宙本体的主要者”,韩非的“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特点、存在方式、与人的关系等根本问题的理解与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韩非子解老》与争鸣构成了先秦哲学异彩纷呈的核心问题,对于宇老庄一样把道奉为派生世界的第一存在。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魏义霞-,女,黑

5、龙江鹤岗人,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可见,在对宇宙本体的遴选上,先秦哲学只有命知天而“万物皆备于我”中张显儒家以道德完两种选择——非天即道。是天与道拉开了先秦本体善与天合一的步骤和思路。墨子断言天有意志,欲哲学的学术分野,成为儒墨与道法的学术分水岭。人为天之所欲、不为天所不欲,进而在上天之赏罚另一方面,作为先秦哲学对宇宙本体的全部解答,中突出了人同于天、与天合一的强制性;此外,他天与道流露出先秦哲学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旨还根据上天的意志为人制定了贵义、兼爱、非攻、趣,尽显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独特气质。这一点在尚贤、尚同等与天合

6、一的具体步骤和方案。与西方哲学的对比中则看得更加清楚。在天本论与天合一的同时,道本论也在筹划自先秦是中国哲学的起始阶段,与西方哲学的古己的天人合一之方。庄子把道分为天道与人道,进希腊时期大致相当。在古希腊哲学中,作为世界始而让人顺从天道,以保持天然本性、去除人为的方基的有水、火、原子和元素等,除了为数不多的理式与天合一。韩非以道德理为框架建起了对宇宙的念、存在为抽象存在之外,以具体事物居多,而且说明,于是,体道、积德和缘理便成为天人合一的在数量上是多而不是一——在这方面,数和理念也具体模式。这表明,在追求天人合一上,天本论如是一样。这表明,古希腊哲学的始基可感知

7、、可经此,道本论也不例外。天人合一是它们的共识,所验,与自然科学息息相关。与此不同,先秦哲学所不同的只是合一的具体模式、方法和步骤。具体地推崇的世界本体——天与道是思辨的产物,并非可说,儒家认为,人的命运——生死祸福和人生目标经验的具体存在,在数量上只有一个。这就是说,由天注定,以道德为天爵,主张“合天德”;道本在对世界始基或宇宙本体的说明中,西方哲学认为论者“体道”,道家主张无为是为了保持事物的天世界始基是多个具体存在,中国哲学认为是一个抽性、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天放”;墨家呼吁法象存在。与此相联系,西方人认为千变万化的世间天、上同于天,在具体行动中以“天志

8、”为志。总万物是由多个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