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公开课课件

《民为贵》公开课课件

ID:36872850

大小:257.6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0

《民为贵》公开课课件_第1页
《民为贵》公开课课件_第2页
《民为贵》公开课课件_第3页
《民为贵》公开课课件_第4页
《民为贵》公开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为贵》公开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魏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毛泽东民为贵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第一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第二则“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诛一夫”的行为,是推翻暴政的行为。第三则1、在孟子看来,桀、纣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得到民心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仁君得到百姓的拥护很难吗?“王天下”难在何处?民之归仁也

2、,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简单)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简单)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难)2011年春节团拜会上温总理的讲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孟子的论辩艺术:1、观点鲜明2、层次井然3、机智灵活4、巧用对比5、长于譬喻6、善于排比7、妙用引用从重到轻:民——社稷——君得乎丘民——得乎天子——得乎诸侯由轻到重:变置诸侯——变置社稷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

3、、武驱民者,桀与纣也。5、长于譬喻形象的说明老百姓归向“仁”的形势自然而然,不可阻挡。话中有话,把如今天下的诸侯都比作桀纣,是像獭、鹯一样的暴君,直指时弊,一针见血。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用病久了才去寻找治病的干艾叶比喻现在的国君平时不践履仁、不实行仁,却想着称王天下,那么终身都会有丧失天下的隐忧,最后被杀或逃亡。形象的指出了不实行仁的悲惨结局,振聋发聩。5、长于譬喻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层层推进,指出了得到天下的根本途径,气势磅礴,语调铿锵,具有

4、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6、善于排比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