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

ID:36924660

大小:364.1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5-11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_第1页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_第2页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_第3页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_第4页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货币需求》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篇宏观均衡第十三章货币需求1第十三章货币需求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2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货币需求概述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的,是货币持有者保持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和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从历史上看,关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派:其一是从货币的交易职能出发,仅把货币看作交易的媒介,从而讨论在一定的社会交易总量下,需要多少货币来支撑。比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一含义的基础上;另一种观点则是从微观经济主体出发,把货币视为一

2、种资产,也就是一种财富持有形式。3名义的需求与实际的需求名义需求与实际需求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通常分别由以下符号表示:Md;正确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有利于宏观形势判断和政策选择。如在价格水平变动较为明显的条件下,比较年度之间货币需求的变动,必须消除物价因素之后才有可能进行。4货币需求是否是一个确定的量1.事后分析中的货币需求可以认定是一个确定量。2.事前,从微观角度来考察,在收入给定的条件下要受消费倾向和多种机会成本变量的影响,而影响不可能是精确的。从宏观角度来考察,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和难以预期的因素也

3、会使那些相关关系极强的因素之间并非只能形成一个精确的数量比例。这样,本期或下期分析中的货币需求只能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值域。5货币需求是否是一个确定的量6返回二、货币的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其一般形式为:Md=,其中代表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三、货币需求的一般决定因素1、收入状况。收入状况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2、信用的发达程度。3、市场利率。7返回4、消费倾向。5、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

4、供量和物价水平。6、心理预期。7、资产选择。8四、货币需求理论(一)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论可以追溯到1752年大卫·休谟在他的《利息论》和《货币论》中的经典论述。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可以按时间先后分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和近代货币数量论两大部分。返回9a、早期的货币数量论早期的货币数量理论来源于对货币数量和物价以及货币价值关系的争论。洛克(JohnLocke)和坎特罗(R.Cantillon)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洛克将商品价值区分为固有价值和市场价值两部分,固有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固有属性,而市场价值则取决于商品的供求关系。货币作为一

5、种特殊的商品也具有两部分价值,又由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无限的,因而货币价值就由货币供给数量所决定。返回10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巅峰,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我们统称为近代的货币数量论。返回11b、近代的货币数量论1、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交易说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期内用以交易的货币数量”,注重货币的流通速度。现金交易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甘末尔(E.W.Kemmerer)和费雪(IrvingFisher),他们两人先后提出了两个著名的交易方程式。(1)甘末尔的交易方

6、程。甘末尔是传统货币数量说的先驱,他的分析对费雪以及后面介绍的现代货币数量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甘末尔在他的《一般物价关系下的货币与信用工具》中,就通货数量与物价关系,提出返回12了所谓的甘末尔交易方程:9-1在甘末尔的方程式中,不仅包括了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关系,还包括了信用交易与价格的关系。这里的Ms表示货币与支票的流通总量,Rs表示货币与支票的平均流通速度,Ns表示用货币与支票交易的商品数量,Es表示用货币与支票交易的平均次数,Ps表示所有商品的平均价格。(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现金交易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我们一般所说

7、的现金交易方程式也就是指的费雪交易方程。这一公式发表在其1911年所著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具体形式如下其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返回132、现金余额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考察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现金余额数量说由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A.Marshall)提出,经庇古(A.C.Pigou)、罗宾逊(D.H.Robertson)等人的发展,形成以“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为核心的理论体系。(1)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

8、,他在1923年所著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他认为,货币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是由其供求决定的。供给为当时存在的通货量,需求则为人们对于货币的需要量。一国公众大多把自己的财产和收入分为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