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

《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

ID:36923245

大小:489.6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5-11

《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_第1页
《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_第2页
《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_第3页
《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_第4页
《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需求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 货币需求理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12年春季学期货币需求的内涵古典货币数量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一、货币需求的内涵一般而言,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把所有家庭、企业、政府的货币需求加总起来,就是全社会的货币需求。需加以区分的三组关于货币需求的概念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内涵主观货币需求又可视为潜在的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主体在主观上希望拥有的货币量,是一种对货币的占有欲望。客观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各经济主体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才能够满足商

2、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需要,是一种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虽在现实中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都是存在的,但因主观货币需求实质是一种无约束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效需求,故研究货币需求没有必要以它为对象,而应注意客观货币需求。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是从微观经济主体即个人、家庭或企业的角度对货币需求进行考察,研究微观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在手才算机会成本最少、所得利益最大。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从宏观经济主体角度分析货币需求,讨论一个经济体(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与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理论上的这种货币量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

3、客观要求,又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导致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在不考虑价格变化时的货币需求。实质货币需求乃是指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量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又被称为实质余额。统计计算时,可以用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P)对名义的货币需求(Md)进行平减,就可得到经济主体的实质货币需求,即有:实质货币需求=Md/P名义货币需求与实质货币需求二、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古典货币数量理论古典经济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货币数量论,是一种讨论总收入的名义价值如何决定的理论,或者说是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价值、商品价格的货币理论。该理论揭示了

4、对既定数量的总收入应持有的货币数量,所以它也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奠定了基础。代表理论:现金交易货币数量论现金余额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货币数量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分析思路:认为货币是交易媒介,从市场交易的瞬间分析,任何一笔市场交易,买者支出的货币总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由此,从整个社会而言存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出售商品和劳务所得的总收入M.V=P.T其中,P为价格指数;T为不变价格表示的商品交易价值总额;M为该时期的平均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现金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费雪对交易方程式的分析:认为货币数量M是由政府的政策

5、控制的变量;货币流通速度v与社会交易量T在短期是相对稳定的量;一般价格水平P是由M、V、T相互作用而决定的变量。结论:货币量的任何变动必然正比例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在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变动是引起名义收入变动的唯一因素。将交易方程式的两边同时除以V,可得:M=P.T/V上式揭示了对于既定的总收入所持有的货币数量M=P.Y/V现金交易方程式揭示的货币需求函数在货币市场均衡时,有:货币数量=货币需求量(M=Md)则M=PT/V可写为:Md=P.T/V表明:一定时期中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商品交易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及对应的货币流通速度。结论: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

6、响。货币需求函数现金交易方程式的应用:货币消失根据交易方程式MV=PTM=P+Y-V....MV=PY如果流通速度的变化不大,可以认为:表明货币增长率等于价格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和减去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率中国问题:货币增长速度远大于物价上涨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和,超额的货币哪里去了?原因:流通速度减缓...M=P+Y进一步探讨货币消失高储蓄存差进入资本市场进入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消费下降投资下降收入差距拉大经济增长下滑货币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减弱影响去处现金余额货币数量理论代表人物: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皮古分析思路: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货币,是由于货币具有两个属性:交易

7、媒介和财富储藏。从这两个属性来说,人们会把自己财富和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形态保有。这部分用货币形态保有的财富或收入便形成现金余额,称实质余额。财富与收入的三种用途投资以取得利润或利息消费以获取享受出于便利和安全考虑而持有货币实质余额实际货币需求实质余额的决定因素:收入和财富例如,若一国居民平均认为应以收入的1/10和财产的1/50作为备用购买力,年收入为500万夸特小麦,财产的总价值为2500万夸特小麦。那么有:实际货币余额=500×1/10+25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