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

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

ID:36964622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4

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_第1页
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_第2页
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_第3页
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_第4页
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绍振 作文教学的症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家访谈

2、孙绍振:作文教学的症结原创 2016-04-07 李节 李节语文清话 点击上方蓝色字 加关注!孙绍振,男,1936年生,祖籍福建长乐。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散文集《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专著有《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演说经典之美》《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等。2009年韩国学术情报出版社出版《孙绍振论文集》(八卷)。专家访谈孙绍振访谈

3、:作文教学的症结 文/李节“贴近生活”的本质是“贴近自我”李节:您为什么这么重视作文?您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满意吗?孙绍振:从我们的教育传统来说,衡量语文教学的唯一标准就是作文。不管是汉代的贤良方正还是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度,基本上都是一篇作文定终身。这是我们的传统经验。这种模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英国的文官考试都学中国。应该说,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的最雄辩的证明。但是,后来引进的西方的课堂教学制度和标准化考试制度,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几乎是摧残性的。把语文很丰富、很人文的价值简单化了,作文也受到冲击。现在语文高考150分,作文占60分。按照我的理想,作文得占

4、120分才比较合理。我是1955年考大学,语文就是作文占百分之八十的分,其余百分之二十是古代汉语的标点和翻译。当然,作文评价有极大的难度。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作文交上去,这个批“文不对题”,那个批“主题不突出”,到底优点在哪里?缺点是什么?多数教师缺乏具体分析的能力,讲不出什么切实的意见来。作文的评价标准本来就很难确定,加上一些老师头脑比较僵化,一见比较出格的作文不能理解,就横加挞伐。在高考阅卷中,创造性的作文风险很高。这就是问题的严峻性。大量的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充电性”的阅读,又不爱写作,只能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海量的做题训练。教师的水准跟不上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很严峻。当然,把责任完

5、全归诸中学教师是不很公正的,因为这些教师都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们的水准不行,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达标。我们这样的人不得不沉重地反思,我其实是怀着某种负疚感,来研究作文教学,持之以恒,十年来坚持不懈,而最初的注意力主要在文本解读,因为文本解读的无效和低效有目共睹。但是现在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的无效和低效,甚至反效。越教越有框框,学生越不会写。李节:作文教学为什么会出现低效甚至反效的情况?作文难在哪里?孙绍振:第一,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错误。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生活,意思就是说,不要瞎编,要写生活里的真人真事。其实这是废话。一个小孩子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已经在生活里了

6、,你叫他还要怎么贴近?为什么在同样的生活环境里面,有的同学写得挺漂亮,有的同学却写不出来?问题在于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活,怎么贴近生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这句话就成了教条。我说,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为了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你不贴近自己,就没有独特的感受。就是有,你也不一定敢于表达。鲁迅在他的学生孙伏园的作文中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贴近自我,就是要贴近你有年龄特点的那些本以为不能写成文章的东西。第三个问题,比这更艰巨的是,有了感受,并不等于就有足够的语言来表达。有时,真正独特的感受,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感受,往往是混沌的,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没有适当的语言,而现成的语言却是别

7、人的、老一套的。这种老一套的话语又有自动化的优势。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因而贴近自我的实现,还得挣脱语言老套的自动化优势。第四个问题,就是有了适当的语言,也不一定能够成文,因为文章是精练的,意脉是要一贯的,而原生的感知和语言却是无序的,你还得舍弃许多东西,把最有意味的东西集中到一点上去,让它贯穿成一条意脉。第五个问题,还要考虑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而是在想象中,也就是超越现实的。绝对地贴近生活,没有任何想象和虚拟,是无法作文的。朱自清说,他的散文写的都是“梦”。刘亮程散文在上世纪90年代一鸣惊人,他总结的经验是“向梦学习”。海伦·凯勒不是有文章曰《假如给我三天光

8、明》吗?第六个问题,要在想象中把意脉和语言有序化,还得遵循文体规范。是抒情的,还是议论的,不同文体的语言逻辑都是有区别的。第七个问题,作文既不是生活的照抄,也不是自我的直接宣泄,而是精神的自我提升和创造,是语言驾驭和文体驾驭的搏斗,实际上也是突破原生水准的过程。在这七个方面都打通了,文章才能成形,才会有竞争力。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幼稚地强调贴近生活,在理论上是贫困的。第二,文本解读与写作的脱离。一些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