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说课稿

找骆驼说课稿

ID:36990747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找骆驼说课稿_第1页
找骆驼说课稿_第2页
找骆驼说课稿_第3页
找骆驼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找骆驼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找骆驼》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找骆驼》。我的说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找骆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虽然没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却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本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失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

2、习惯。二、说目标三年级的语文小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自学能自由朗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表现的不同心理。 2、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话。 3、理解老人是怎么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4、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5、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

3、点是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三、说教法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实际,我遵循着“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代讲”的基本思路,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需要,本课采用的教法如下:1、以读代讲法。本文情节简单,对话较多,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引导想象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老人不紧不慢的语气,读出商人焦急与气恼的语气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结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分角色表演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四、说学法《找

4、骆驼》是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对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因此在本文教学中我将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读读、划划、议议中整体触摸文本,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共同交流中,入情入镜,学以致用。四、说教学过程这组课文围绕“观察中的发现”这一专题组合来编排的。构思这一课文的教学,我以三大问题:(1)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3)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为主线展开教学,并以讲故事、推荐好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落脚点。第一板块:商人走失的骆驼

5、有哪些特点?我首先以缺少骆驼特点的寻物启事为,并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丢失骆驼的特点补全寻物启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初步体会观察的重要。然后,以课文对话为材料,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商人的情感,从着急到高兴再到万分高兴。第二板块: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这是本课的重点问题,预设通过,读读、划划、议议、画画等手段,使学生明白: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思路如下:1、师过渡:老人见过骆驼吗,那这么详细的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的?现在请读读第10段,划出那几句是写老人怎么知道骆驼特点的。2、分角色读,说说

6、这些句子用什么语气读,才能体现当时商人和老人的心情,并理解“忿忿”和“不紧不慢”的意思,以及当时商人和老人的想法,让学生想象说话,如此步步引导,把朗读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1、交流:看见…又看见…还看见 。2、进行因果句说话训练,出示:句式“因为…所以…”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内化吸收了的课文语言,再重新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在说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老人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第三板块: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这是本课的难点问题,目的是进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静,观察仔细,认真思考的思维品质。我主要是通过商人的“着急”和老人

7、的“不紧不慢”对比商人与老人找骆驼的不同来进行攻克。第四板块:拓展延伸,激发课外阅读兴趣现在是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非常重要,而本课是一篇阿拉伯民间故事,学生较为感兴趣,我以此为契机,为学生讲述了“一千零一夜的由来”的故事,以“桑鲁卓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改变了国王”为悬念,激发兴趣,推荐阅读《一千零一夜》。执教者:王官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