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思维训练

对比思维训练

ID:37162345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对比思维训练_第1页
对比思维训练_第2页
对比思维训练_第3页
对比思维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比思维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比思维训练对比思维训练经典事例在开始本期创造性思维训练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篇“古老”的文章——《捕蛇者说》,看看据今1400年前的柳宗元是怎样用对比的思维方法写出这篇著名篇章的。捕蛇者说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足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2、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

3、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说起这篇文章,我想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究竟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是怎样流传至今的?它有何过人之处?为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得仔细研究文章的写法。因为任何一篇文章能够流传上千年,一定是它在艺术上有独到的特色和创造性。仔细读读……再读读……难道你还没有领会到吗?答案是对比!可以这样说,《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是一座对比思维运用得出神入化的艺术圣殿!你看文章中涉及到的对比有多少——1. “蛇之毒”——疗效的显著2. 

4、捕蛇凶险——争奔走焉3. 蒋氏家族的悲剧——专其利三世矣4. 言说家史貌若甚戚——听说复赋汪然出涕5. 乡邻之生日蹙——吾熙熙而乐6. 乡邻非死则徙耳——吾以捕蛇独存7. 毒蛇可怕——苛政更可怕可以说,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着这些对比展开的。其中每一项对比都达到了惊心动魄的感觉。蒋氏一家为生存而被迫捕蛇的悲惨境况,就是通过这些对比深入到了我们的灵魂深处。从而深深赞同作者的观点:苛政猛于虎!好,我们这样说同学们也许会认为有点牵强。那么,我们就来做一下尝试,如果去掉了这些对比,会怎样呢?去掉了对比,文章就只剩下三句话了:永州的农民因为政府的徭役和赋税而家破人亡。有一个姓蒋的农民为了逃

5、避这些徭役和赋税,祖孙三代操着捕蛇的行当。我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考察民情的政府官吏知道这一现状。你看,这么干瘪的叙述,显然无法达到打动我们的目的,当然不可能流传至今了。对比思维的艺术价值1. 当我们想要达到打动人、感染人的目的时,运用对比的方法,也许是最容易实现的。有时候,一个对比比许多道理更有说服力。在诗圣杜甫的遗篇里,有一首被誉为“划时代的杰作”的政治性抒情长诗,题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有句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据宋人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谈及杜诗时曾如是说:“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串千古,尔见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6、白)。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由此可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实属难得之佳句。这句话中,杜甫就应用了对比:富贵人家的红漆大门里散发出酒肉的香味,路边就有冻死的骸骨。这样鲜明的对比所产生的感情冲击,是无人能抵挡的。这就无怪乎它广为流传,连村夫俗子也耳熟能详了。2. 对比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当我们运用对比的时候,我们的感情倾向和价值判断是明确的,虽然不需要说出来。柳宗元对蒋姓捕蛇人的同情、对朝廷苛政的愤慨,就潜藏在这些躲避之中。对比思维最大的优点也就在这里,当我们运

7、用了对比时,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知道我们的意图。从而,对比能使我们的文笔更简洁精炼。对比思维训练速成一、明确表达的目的虽然运用对比的思维方式写作时不必把自己的表达目的说出来,但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确我们要表达什么。比方柳宗元要表达苛政下的百姓生活,以及对他们的深切同情。这些都潜藏在他所罗列的一系列对比之中。比如世界名篇《最后一课》,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改变人。所以在小说中安排了一系列对比。小弗郎士的学习态度的前后对比、韩麦尔先生认真教书的态度的前后对比、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