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

ID:37233400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_第1页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_第2页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_第3页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_第4页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下第六单元教案(二备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索普初级中学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教案(二备稿)主备姜玲仙编号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悼念玛丽·居里》【学习目标】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学习重点】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学习难点】短小精悍,结构严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 :内容视个人而定 二、检查预习作业,疏通生字词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

2、提出论点,第二部分(2—3)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4)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四、学习第一部分 朗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学生讨论、交流。  2、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思考: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哪一句话? 六、小结 :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伟大胜于才智方面的成就。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

3、忱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七、课后作业《同步》基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继续分析课文,品味语言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第三部分 明确: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6--索普初级中学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教案(二备稿)主备姜玲仙编号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

4、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学生在书上批注,讨论、交流。  四、小结: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五、课后作业1、《同步》2、预习新课《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学习目标】1、学习演说辞感情饱满,以情动人的写法。 2、理解文章中心,赞扬莫泊桑的文学天才,充分肯定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学习重点】感情饱满,以情动人。【学习难点】语言富有感染力。【课时安排】两课

5、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学生简介作者相关资料,教师补充。三、预习作业检查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明确:全文六段,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向莫泊桑致敬。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对莫泊桑的深情回忆。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在”的赞词结束演说。 五、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思考:1、第1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是:“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同行”?五、学习

6、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2、3段。思考:1、课文第2段从莫泊桑的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2、第二段最后一句的作用?6--索普初级中学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教案(二备稿)主备姜玲仙编号1、第3段怎样具体回忆莫泊桑的成名经过及其杰出的文学成就? 学生讨论、交流。 答案要紧扣文本。六、小结 这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辞,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以饱蘸炽烈的情感的特点,使听众在情感、认知上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从而使演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七、课后作业部分《同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继续分析课文

7、并进行相关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默写生字词。二、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4、5段。 思考:1、找出第4段中作者对莫泊桑作品评价的句子。2、第5段中作者怎样评价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学生讨论、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三、学习第四部分 学习朗读第6段。思考:1、莫泊桑光荣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说这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 学生讨论、交流。 四、探究活动  莫泊桑的写作是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但文章又指出:“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

8、,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这该怎样理解?“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是什么意思?试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里所说的“喜剧”、“戏剧”不是从文学作品的样式方面说的,而是指莫泊桑的小说作品揭开了生活的矛盾,对生活中庸俗的一面充满了深刻的幽默和讽刺,收到使人“笑或是哭”的效果。意味深长,达到了喜剧的效果。莫泊桑的作品是“明晰”、“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