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

《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

ID:37238099

大小:14.21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5-10

《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_第1页
《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_第2页
《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_第3页
《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_第4页
《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收原理新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讲税收原理山水·情目录一、什么是税收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三、税收原则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庐山·瀑布庐山·秀峰一、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马克思1818-1883庐山·小天池一、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列宁1870-1924井冈山·主峰一、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间

2、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井冈山·黄洋界一、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洛克、休谟、边沁以及亚当·斯密等人:社会契约说、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利益交换说”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的税收学说将视野转向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税收是指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征收取得的财政收入。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

3、税、赋税或捐税等。公众缴税是社会成员分摊和负担生产与提供公共商品费用的形式。(纳税意识问题)本质:税收实质上体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即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及纳税人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税收公债:有偿性财政收入费利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中央政府国家地方政府职能机关:税务局财政机关、海关2、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社会管理者——行政管理权——税收公共财产所有者——财产所有权——财产收益3、国家凭借行政权征税

4、《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竞争性私人产品排斥性非竞争性公共物品非排斥性是指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某一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很高。“免费搭车”4、征税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5、税收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井冈山·桐木岭一、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清山·司春女神一、什

5、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三清山·石鼓岭一、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皇粮国税”一、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三清山·三洞口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指的是不能直接、立即、均等获得补偿。一、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三清山·阳光海岸无偿性相对体现在税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马克思表述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

6、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2011年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7336.7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4905.24亿元。知识链接龙虎山·仙女岩一、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庐山·锦绣谷一、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无偿性鄱阳湖·飞鸟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纳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人可以一致(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可以分离(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

7、件下)。负税人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主要为所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课税对象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与课税对象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税源《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纳税人还是负税人?一洗衣机厂为配合税法宣传,同时也为扩大洗衣机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策划这样一个营销方案:在产品宣传单醒目位置上增加“亲爱的顾客,当您购买我厂的产品后,您将很荣幸地成为我国的纳税人”的文字。鄱阳湖·飞鸟鄱阳湖·飞鸟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税目国

8、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课税标准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税率婺源·人家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三类税率各自特征《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1、概念: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2、类型:行业比例税率,即对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