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

ID:37268174

大小:6.2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0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_第1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_第2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_第3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_第4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提高效率季正伟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构建有效的课堂氛围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走入课堂,为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春风,它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扩大了课堂信息量,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小学生抽象性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不少数学知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枯燥的、乏味的,容易造成他们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空间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对一些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走入课堂,是解决这一难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以数学课的教学实例具体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以及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收集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会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感觉,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数学脱离了实际。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认识整万数》时,课前安排学生上网搜集有关的数据,课堂上让学生作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我国的

3、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些有趣的天文数字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数据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还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声音结合和图文并茂等功能,对有关课后阅读材料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特别是有关数学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等。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与创新。多媒体技术集文本

4、、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也使得教师的意念表达或信息传递更加具体、清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降低教学难度,给传统的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数学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例如:在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题时,利用课件创设了这么一个情景:一个小朋友在游乐园玩滑梯,屏幕上出现有三个不同角度的滑梯,这个小朋友分别滑下,并配以不同的声音

5、和音乐来表现不同的感受。教学时由学生自己体验,大家都很兴奋,积极性很高。因为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他们都能知道是因为滑梯的角度不同使得感受不一样,只是不能很好地描述其中的原因而已,老师借此时机提出课题,为本课学习角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激趣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情境进行的创设和模拟,能彻底打破课堂教学中教师口述学生凭空想象的局面,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它特有的教学效果。三、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

6、握,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显著特色。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课前的集体备课时,多数教师就提出学生对长方体棱的条数,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几组,长方体长、宽、高的认识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很难理解。实际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先在屏幕左侧展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图,让学生观察,然后通过不断按鼠标,在屏幕右侧演示12条棱围成长方体框架图的过程(按一次鼠标,飞入1条棱)。这样一来,学生便轻易了解了长方体棱的条数。接着,画面发生了变化,屏幕中央出现了一个大的长方体框架图,相等长度的棱染成了同一颜色(演示染色过程

7、),此刻,引导学生观察交流,“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几组”的问题便形象、具体地得到解决。最后,多媒体再展示同一顶点发出的红、蓝、绿色的3条棱,教师引出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如此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刻地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进行实际综合运用。四、突破难点,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格、放慢、重复,还能迅速实现增加、删除、变化、调换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思辨的灵活性

8、、深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一重点,教学中,我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24块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利用多媒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拼成一个个不同的长方体,并在事先画好的表格中记录长方体的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和长方体的体积。每一次拼图都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发现和记录,最后,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