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

ID:37281433

大小:284.3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11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_第1页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_第2页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_第3页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_第4页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第一讲课程的基本概念(一)涵义溯源1.唐代:孔颖达、颜师古、贾公彦《五经正义》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注疏为“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以法制。”——“课程”指“寝庙”或社会治理大业,不包含现代课程涵义。2.南宋:朱熹语“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等——主要指功课及其学习进程,与现代涵义接近。(二)近代西方课程概念英语单词CURRICULUM,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1589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率先作为“课程”概念,定义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一般解释为:“课”指课业,即教学内

2、容;“程”指程度、程序、进程。课程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三)当代课程涵义的新发展20世纪在世界性的课程改革大潮中,人们对课程的研究日益深入,形成三种不同见解:1、课程就是学科内容2、课程是教学的目标或计划3.课程就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历史教学论》P2-4)(四)20世纪70年代后的主要趋势1、从过分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重视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单一强调教材重要性到重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注意“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注

3、重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课程的定义一、几种观点:1、1974年,美国课程学者塞勒、亚历山大归纳为四类:课程是学科和教材;课程是经验;课程是目标;课程是计划。2、奥利弗从十三点归纳课程本质观:课程是在学校中所传授的东西;课程是一系列的学科;课程是教材内容;课程是学习计划;课程是一系列的教材;课程是科目顺序;课程是一系列的行为目标;课程是学习进程;课程是在学校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课外活动、辅导及人际交往;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在校内外所传授的东西;课程是学校全体职工所设计的任何事情;课程是个体学习者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课程

4、是学习者在学校所经历的经验。3、中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施良方认为:课程编制是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其具体阶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六类: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观(《中学历史课程与课程标准》P20-23)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二、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

5、的发展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三、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认知经验要素:是新生一代需要掌握的人类科学文化中的基本知识以及人类有关的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的经验。道德经验要素:是年轻一代需要继承的社会主义道德中最基本的观点、品质和行为习惯。审美经验要素:是社会主义新公民需要学习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关于审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健身经验要素:是儿童和青少年需要获取的前人关于健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习惯。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的方式四、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

6、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和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横向维度:指各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组合。如(1)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2)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社会活动纵向维度:指课程内容的不同质量在纵向上的结构。五、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种类或方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则有不同的类型。按照知识体系的分类方式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照课程组织的重心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照课程管理和设置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照课程的表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强调知

7、识的系统化结构化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重视个别(个性)差异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可从设计与编制结构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第二讲典型课程论流派(一)课程理论流派是课程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对课程论认识的某些趋同反映。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规定:一是有独特的课程思想和理论体系;二是有创始人或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三是有产生的社会根源以

8、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四是有实际成效和思想影响。典型课程论流派(二)据此,可将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分为实用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按照核心制约要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