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

ID:37362852

大小:65.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2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_第1页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_第2页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_第3页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_第4页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鞘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作者:简炎炎、罗克枢、曾冬梅【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鞘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神经鞘黏液瘤病例的病理常规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镜下可见瘤细胞排列呈分叶状,其间有丰富的黏液间质,免疫组化表达S-100、PGP9.5、NSE等神经源性标记。结论神经鞘黏液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年人的罕见的良性肿瘤,多局限于真皮内,经研究提示瘤细胞具有施万细胞或神经支持(细胞)分化,完整切除后极少复发。【关键词】神经鞘黏液瘤;免疫组织化学;病理 神经鞘黏液瘤是一种良性肿瘤[1],至今文献报

2、道数量甚少,因此可将其视为一种十分罕见的肿瘤。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神经鞘黏液瘤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  研究材料来源于成都军区总医院病理科2010年4月病例。患者,男,18岁,右上臂皮下无痛性圆形结节1月余,突向皮肤表面,与周围界限清。B超及MRI检查提示真皮内实性包块,性质待定。  1.2检查方法  手术切除肿瘤送检,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S-100、PGP9.5、Leu-7、GFAP、NSE、FⅧ、MSA、CD57、E9等。  1.3病理检查  大体检查:真皮内灰白色结节状

3、肿物一个,无明显包膜,体积2cm×1.8cm×1.0cm,切面灰白色,部分呈黏液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呈明显分叶状排列(图1),小叶间有纤维间隔,小叶内有大量黏液(图2),瘤细胞呈星状或梭形,罕见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图3、4、5):S-100、PGP9.5、Leu-7和GFAP阳性,NSE、FⅧ、MSA、CD57和E9弱阳性。特殊染色:小叶内黏液AB染色阳性。  1.4预后  完整切除肿瘤后随访,至今无复发,预后良好。7  2讨论  神经鞘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Harkin和Reed(1969

4、)[2](Nervesheathmyxoma)及Gallager和Helwig(1980)[3](Neurothekeoma)分别对此瘤作了报道,认为可能起源于神经鞘膜。  神经鞘粘液瘤的发病年龄范围较广,可为2~76岁,多见于儿童和青年,25岁以后则逐渐少见。女性较男性多见[4]。发病部位分布亦较广,多见于面部(鼻颧、鼻唇、前额下区)、肩部和臀部皮肤,少数见于躯干和下肢皮肤、口腔、舌、咽下部、乳腺和椎管内。临床上除发现肿块外,有无症状取决于肿块发生的部位[5]。  神经鞘黏液瘤局限于真皮,梭形肿瘤细胞呈清晰的小叶状分布,小叶内

5、细胞稀少,主要由星状或梭形细胞构成,偶见圆形上皮样细胞,瘤细胞排列疏松,间质内含有大量透明质酸或硫酸粘液,AB染色为阳性。瘤细胞胞质呈淡嗜伊红色,常见细长胞质突起,胞质内有时可见空泡,有时还可见合体性的多核细胞,小叶内瘤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像罕见,小叶间为纤维性间隔。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通常表达S-100蛋白、PGP9.5、Leu-7和GFAP等,电镜观察提示瘤细胞具有施万细胞或神经支持(细胞)(neurosustentacular)分化[6]。7  神经鞘黏液瘤从组织学形态上可分为Neurothekeoma及Nerveshea

6、thmyxoma两种,其主要区分在细胞数量、黏液占肿瘤比例以及瘤细胞的组织学来源的不同。  Neurothekeoma大体上多呈灰褐色,质地坚实,也可含有粘液样区域。光镜下,52%累及真皮,48%累及浅表皮下组织,肿瘤周界不清,可浸润脂肪组织,或可见内陷的骨骼肌。肿瘤呈小叶状或微小叶状分布,小叶间胶原纤维间隔较窄,小叶内粘液含量明显少于Nervesheathmyxoma,主要由梭形细胞和肥胖的类圆形上皮细胞组成,后者含有丰富的嗜伊红色胞质,有时还可见合体性的多核细胞。核多深染,多数肿瘤显示轻度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像,平均为3个/

7、10HPF,部分肿瘤含有极少量粘液或基本不含粘液。此型也称为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粘液瘤,有相关报道,虽然此型肿瘤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但很少见复发。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可表达NKI-C3、CD10和NSE,部分病例可表达SMA。超微结构显示瘤细胞具有纤维母细胞性分化,部分瘤细胞可能具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  Nervesheathmyxoma大体上多呈灰白色,质软或呈粘液样。光镜下,小叶内细胞稀少,主要由星状或梭形细胞构成,偶见圆形上皮样细胞。瘤细胞排列疏松,间质内含有大量透明质酸或硫酸粘液,AB染色为阳性。瘤细胞胞质呈淡嗜伊红色,常见细

8、长胞质突起,胞质内有时可见空泡。小叶内瘤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像罕见[7]。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通常表达S-100蛋白、PGP9.5、Leu-7和GFAP等。超微结构显示瘤细胞具有施万细胞分化。7  按以上类型区分,此病例应属于Nervesheathmyxom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