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走向化人_1_

德育:走向化人_1_

ID:37439426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3

德育:走向化人_1__第1页
德育:走向化人_1__第2页
德育:走向化人_1__第3页
德育:走向化人_1__第4页
德育:走向化人_1_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走向化人_1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回归素朴的“化人”方式孙峰,龙宝新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三本取向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简介:孙峰(1962—),女,陕西乾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原理、德育原理和教育文化学的教学和研究。龙宝新(1973—),男,陕西洋县人,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及教师教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德育是文化的重要构成,德育与文化之间具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本真的德育是对文化内蕴的“化人”力量的发掘和提升。现代

2、性德育是一种育人式德育,其内在旨趣是教人知“道”,是征服人、塑造人。这种德育的根本特征是有声有形,德育的“名义”统摄一切,由此招致了现代人对德育的本能性拒斥。基于文化的德育形态是一种较为素朴的化人式德育。它无声无痕,包裹于文化之中,故这种德育的根本旨趣是化育成人,是同化人、润泽人。【关键词】化育;化人;润泽;同化;文化德育内生于文化,植根于文化,发展于文化,成就于文化,德育与文化之间相互嵌入、相互依附,从而构成了一种彼此难以割舍的亲缘性联络。文化是德育的生存之根、使命所系,是德育的本体和主体[[]魏则胜,李萍.道德教育的文化机

3、制[J].教育研究,2007(6):13-19.],德育是文化的灵魂旨归、核心链环,德育与文化只有在携手并进、荣辱与共中才可能顺利履行共同的使命和职责,体现各自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由此,回归文化沃土是德育的永恒情结,回归文化的化人方式是德育的本性使然。然而,在当前,受现代性话语方式与思维定势的干扰,人们企图从文化机体中“蒸馏”、“提取”、“还原”出有关道德的规范、灵魂、知识、思想等的道德结晶体来重建一种超然于生活之上的德育系统,试图将那种原本自然丰富的文化植入型德育改造为文化缺场、文化隔离式的知性德育,其结果,德育被异化为一种道

4、德规范的灌注过程,德育文本的研读过程,德育制度的建设过程,德育概念的运演过程,异化为用道德教条对人进行格式化、程序化的操作过程。随之,德育原本所具有的具体性、丰富性、生动性和自然性不复存在,“德育”概念蜕变为一种脱离文化场域的“虚概念”,[[]黄万华.跨文化意识中的“异”视野和“异”形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德育的文化属性被淹没了。“人不能挖出树根来研究一颗树的生命”,[[][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8]德育亦是如此。与文化的脱离是一切现代性德

5、育的根本症结所在,是现代德育之所以效能低迷的总根源,是绝大部分德育症候的归结点。实际上,在道德世界中,人不是单维的“规则人”、“知识人”,不是一个“概念”、符号,而是意蕴丰盈、立体存在、不断“敞开”的“文化人”。将人的活动方式视为一个规则、一个程序、一个概念是现代性德育所秉承的一个神话。在“文化人”的视野中,“知识人”[[]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的神话将会受到刨根究底的质疑和反叛。道德的人绝非可以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境遇而独立存活的人,不是按照“秩序”的发条运转的自动机,

6、而是栖居在文化世界中的人,此在的本质就是“存在在世界之中”[[][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智慧(孙周兴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5.]。人不仅背负着文化发展的使命和重托,而且其自身的生成就是在文化创造与文化润泽中完成的。人不仅不能超出文化的世界,相反,他只有在回归和驻足文化世界之上时才可能领受到一种具体而又鲜活的道德教化。因此,学校需要的是一种“在文化中,通过文化,为了文化”的“化人”7式德育,需要的是一种以文化发展带动道德发展,以道德发展引领文化发展的生态式德育。一句话,当代需要的是一种“化人”式德育而非

7、“育人”式德育,对人的“化育”与“培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德育范式,二者间的界限是泾渭分明的。但从本源上讲,“化育”与“培育”之间是有一定亲缘关系的:“文化”的本意就是按照人的本性来培育人的德性,文化即“文而化之”[[]夏甄陶.自然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9(5):90-104.]便有此意。应该说,“培育”是德育专门化思维的衍生物,它是一种源自文化的德育范式。“化人”和“培育”都是德育发展谱系中出现的两种形态,其差异仅仅在于其相对文化而言的独立程度不同而已。就现代德育而言,由于它强调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尊重学

8、生作为人的自然发展轨迹,强调客观知识、理性思维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地位,这就导致了一种“育人”式德育——利用道德知识来催生出道德主体心中的道德理性的产生。与之相对,“化育”是文化本然的一种育德方式,是相对素朴的一种德育样式,是对文化之本然的“化人”功能的合理表达和科学运用。在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