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数学命题趋势谈课堂有效教学

从中考数学命题趋势谈课堂有效教学

ID:37483341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从中考数学命题趋势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1页
从中考数学命题趋势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2页
从中考数学命题趋势谈课堂有效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中考数学命题趋势谈课堂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中考数学命题趋势谈课堂有效教学一年一度的中考,是每位教师、学生、家长都非常关注重视的问题。根据近年中考数学来分析,中考数学命题的趋势,从中找到一些命题的规律。题量共五大题23小题题,选择题10个,填空题4个,解答题9个。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人文精神、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中考试题,从中考命题的趋势和当前的教育新形式出发,

2、本文小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个热点问题。一、对课本中的例、习题的拓展、挖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用好、教活例题、习题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每一章节在引入新的知识时,都要注重新的知识来源,让学生知道要学新的知识是由于要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在引入有理数时,课本从温度,海拔高度,存款与支取等表示相反方向等多个角度,从生活实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

3、生的学习兴趣。中考试题往往来源于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却又高于课本。由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改变部分条件或结论,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培养创新能力。二、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近年来,数学中考试题中考察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索性试题明显增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探究和深化,是更高层次的数形结合。通过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A、B两村庄,如果要在河边修建

4、提水泵房,应如何选地址才使总水管最短?这样的问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三、以生活实际事例为题材内容的教学近年来,以环保、国家资源市场经济等以生活实际为背景的数学中考试题有明显的增加。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教学的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留意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教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某商店积压了100件某种商品,为让这批货尽快脱手,该商品采取了如下销售方案:将价格提高到原价的2.5倍,再作三次降价处理:第一次降价30%,标出

5、“亏本价”;第二次降价30%,标出“破产价”;第三次降价30%,标出“跳楼价”。结果:第一次降价处理,仅售出10件;第二次降价处理,售出40件;第三次降价处理,剩下商品被一抢而空。问:(1)跳楼价占原价的百分比为多少?(2)该商品按新销售方案,相比按原价全部销售,哪一种方案更盈利?解:(1)设原价为1,则跳楼价为2.5×1×(1-30%)×(1-30%)×(1-30%)=2.5×0.34;3;,所以跳楼价占原价的百分比为2.5×0.343;÷1=85.75%;(2)原价出售:销售金额=100×1=10

6、0,新价出售:销售金额=2.5×1×0.7×10+2.5×0.7×0.7×40+2.5×0.343×(100-10-40)=109.375;∵109.375>100∴新方案销售更盈利.本题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试题,富有时代气息,切合实际,学生对这样的事例既面熟而又陌生。解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识表能力,并且能将这些日常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建立教学模型,并且第三次销售结果不用数字,而用“一抢而空”,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通过对学生这方面的数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从生活中发现数

7、学;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在备考复习时,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及动手能力的训练,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兼顾数学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关注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应用,切实掌握数学基本研究方法,领悟思想方法,对同一问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