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

ID:37620427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不论是自己上课还是听公开课,品味语言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有的老师从七年级开始就执教品味语言的应试指导课。静下心来想想,发现语言品味其实存在许多问题,感慨之余,写成文字。问题之一:追求时髦,篇篇品味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拿来品味一番,因为“品味”只限于文学作品。但几乎所有的语文公开课都有语言的品味,把它当作语文课姓“语”的标志,实有为品味而品味的嫌疑。其实有的文章并无品味之必要,非要硬生生地找出几个句子来品味一番,完全是花拳绣腿,虚晃一枪,不但没达到品味的效果,反而会让

2、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味同嚼蜡。每文必“品”、每课必“味”之风正在盛行,大有燎原之势。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笔者绝不反对品味,事实上品味语言大有必要,但每篇必“品”、每文必“味”似乎走了极端。问题之二:品味技巧,捉襟见肘有的作品确有品味的必要,可是品味的手法却很单调,只局限于抓形容词、动词品味,局限于抓修辞方法品味。笔者以为品味从技巧上可以分为四种:品读——也就是通过有感情、有表情朗读来欣赏语文之美。具体地讲,就是通过语调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音的抑扬、语气的顿挫、声腔的变化来摹读出某种情韵:或者是作者的情感,或者是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或

3、者是人物的声调声腔,或者是作品的某种氛围。品析——也就是抓精彩的词句、语段、句群加以分析,从而欣赏语文之美。从品析的着眼点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品析:关键词语,如形容词、动词、叠词、副词、关联词等;修辞手法;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条件、递进、转折等;句子的语气,如感叹语气、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句子内部的结构,如主谓倒装,定、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修饰成分独立成句等。从这些品味语言的角度出发,进而分析作者的情感、人物的性格、主人公的心理、作品的意旨。品思——也就是用沉思默想、心领神会来欣赏语文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4、有很多精美的语句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也不能用朗读的方法达到品味的目的,它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故乡》中中年闰土见到迅哥儿后“分明”“叫”的那声“老爷”,“老爷”可以用低沉的声调和缓慢的语气“叫”出来,可其后的感叹号和省略号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就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包含闰土内心的矛盾、闰土的恭谨温顺、叫过之后双方的沉默、空气似乎凝固、“我”内心的震撼、叫过之后双方内心的汹涌澎湃……这一切都难以表述清楚,即使表述出来也不完备周详,也因此破坏了那种含蓄神会的意境美,只能靠掩卷沉思、托腮默想来体会,只能凭心领神会、浮想联翩

5、来欣赏。品写——把所读、所思、所语写下来,进而欣赏语文之美。它可以是仿写,可以是续写,也可以是扩写,还可以是批注。所思具有闪烁性、不稳定性的特点,所语具有流动性、不固定性的特点,所写才具有确定性、稳固性。从所思到所语是一个质的跳跃,从所语到所写又是一个质的跳跃。问题之三:品味目的,不甚了了品味语言要品得彻底、透彻,不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如一选手执教《都市精灵》,让学生找句子品味语言的妙处,一学生对“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这一句,认为写得很生动。教师评点说:“说得对,很好。下面哪位同学

6、发言?”这样的语言品味就很不到位,至少有一半学生不知道这句子生动在哪里。发言的学生本人也不一定就知道生动在哪里。我妄测该老师本人并不懂得如何品味语言,也不懂得品味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因此这样的品味只能是索然寡味的。教者可以启发学生,明白这个句子从修辞上讲运用了排比,为的是写出喜鹊的几种姿势,或者是跳,或者是飞,凸显喜鹊带来的生机;运用了叠词,三组“来”、“去”,为的是读起来具有来回循环的复沓美,也透着作者的喜爱。这个句子从结构上讲,前两句是后一句的原因,后一句是前两句的结果,正因为“跳”和“飞”,才有声音的“叫来叫去”。这个句子从句

7、式上讲,连用三组短句,字数相等,为的是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气势,具有音韵美。以上都是就这个句子本身加以品味的。从全文来看,这里写喜鹊的勃勃生机表明动物会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是为了表现我们对都市精灵的喜爱,是提醒人们要保护这些精灵,给他们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是为了与后文“老鸹不老呱”形成对比,是为了告诉我们与动物和谐相处并不难,很容易做到……没有终极目标的品味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一样,学生必然不知所云。品味本来是对语言的欣赏,是颇具语文味的重要环节,可是如果品味不具体、不得法,不但不能享受到语言的美妙魅力,反而让学生反胃厌烦,可见

8、,品味一定要得法。怎样品味才能具体得法呢?从品味手段上讲,前文已经赘述,这里再说说品味的目标。品味的目标也就是品味的方向,它有近目标和远目标之分。近目标是就被品味对象来说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被品味对象所包含的作者情感、句子内涵、人物性格等;远目标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