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

ID:3765465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_第1页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_第2页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课程标准: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同时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通过即兴表演、对话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过程方法:通过指导学生收

2、集、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收集整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基本掌握这些方法。从课文和插图中认识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体验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民族情怀,控诉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准备《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典型事例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血染卢沟桥

3、”。教学难点:通过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险恶用心。学法指导:1.识图法。2.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提问: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创作于什么时期?归纳:这首歌创作于抗日战争那个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聆听革命志士豪迈的誓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板书课题)。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血染卢沟桥1、简介卢沟桥事变前的形势提问:(1)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呢,难道是因为它建筑精美吗?(2)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有什么重要性?2、说说七七

4、事变和九一八事变相比,它们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3、“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佟麟阁的话体现怎样的民族精神?教师小结、过渡:例如,日军推崇的就是所谓“武士道”精神,日本兵打仗很不怕死。但是这种“不怕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带来的却是巨大灾难。卢沟桥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二)、南京大屠杀1、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展示图文资料)。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经过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

5、军进行了改编共赴抗日战场。继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南京,制造了血腥大屠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南京大屠杀”,边看书,边圈点你获得的信息。3、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说:“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你认为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4、作为中国人应当如何对待南京大屠杀事件?(A、反对战争、争取和平B、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卑劣行径,坚决防止法西斯势力的复活。C、还要注意将日本人民同军国主义分子、右翼分子、新法西斯分子区分开来,尽量帮助那些暂时受到蒙蔽的日本中学生明白南京大屠

6、杀的真相。)5、根据活动课,准备《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当堂拟出信件内容提纲,计划好准备使用的资料。)三、巩固小结(一)、梳理、巩固本课知识要点。(二)、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77页“练一练”:应选C(七七事变)。(三)、练习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C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

7、列哪次事件后?A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3.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D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与进步。……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材料二: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

8、6年双边贸易额由邦交正常化是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73亿美元,两国友好城市多在233对,人员往来超过480万人次,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以上均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