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溪》教学案

《林中小溪》教学案

ID:37664949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林中小溪》教学案_第1页
《林中小溪》教学案_第2页
《林中小溪》教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林中小溪》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中小溪》教学案导学部分教学活动思路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运用白描和拟人的手法来描绘小溪与森林的各种意象。2.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一气呵成的写作特色。3.理解领悟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小溪与其他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在反复诵读中,能够重点领略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和大自然意象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2.重点领略大自然的纷繁多样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如何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教学过程

2、:一、导入新课自然界中的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预示着什么:高山无语,显示出自己的沉稳伟岸;碧海扬波,显示出自己的磅礴浩大;流云变迁,显示出自己的纷繁多样。大家看看画面上的小溪,脉脉细流,无声无息,却一往无前,这是不是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一篇诗体随笔——《林中小溪》,看看在作者的笔下,小溪又象征着什么。二、简介作者,了解文体(学生交流课前预习,介绍作者。)教师补充: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前苏联作家。1897年因参加马克思革命小组活动被捕入狱。刑

3、满后,去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农艺,学成后归国,在莫斯科附近当农艺师,写过《大田作物与蔬菜作物的马铃薯》等专业著作。1907年,发表文学处女作《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诗一般的感受,展示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人的创造力。主要作品收入《普里什文文集》(八卷本)。关于诗体随笔:普里什文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说:“所谓随笔,我们以为是作家以他独特的态度处理他的材料,借以抒发情怀而创作的作品。”三、整体感知,梳理归纳1.教师配乐朗读,听后学生相互交流,谈谈对本文的感受。要求:把自己感兴趣的文

4、句画出来,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2.给加点字注音潺潺()惬意()分道扬镳()旋涡()簌簌()吝啬()蹿()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自己认为优美或含义深刻的语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朗读几遍。4.请同学来朗诵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调动学生朗诵热情,边读边评。学生多次朗读,反复吟诵,目的是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5.梳理,归纳(学生读书、梳理、思考):(1)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障碍”一词?你如何理解?明确:“障碍”一词借指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溪流前进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标前进

5、,生活同样也是如此;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蓄积力量,坚持到底,人生也是如此,要有毅力,对待困难要想方设法地去克服。(2)画出文中描写小溪拟人的句子,并思考这象征着什么。明确: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把小溪当作人来写,比如“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等,这些句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溪写得很活泼,而且带有人的思想感情。(3)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同学们结合全文来概括一下“小溪”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学生讨论后明确:小溪具有顽强乐观,不畏艰险

6、,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4)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后又奋然前行,这和人生的道路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确:小溪在与障碍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溪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如同小溪,在奋斗后也会同样流入心灵的彼岸。(5)作者想借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的描写表达自己的什么人生感悟?明确:作者认为生活本身就充满艰难困苦的,每个人都是为战胜困难而生,没有同困难作斗争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6)作者除了

7、描写小溪外,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有什么特点?明确:除小溪外,还写了春花、春草、春芽;还有水上漂浮的云彩和白杨的种子;还有灰雀、燕雀、杜鹃,各种各样的昆虫以及花草树木的混合味,作者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灵魂、有人格精神的人来表现。这些意象描写运用白描的手法,在文中起到一种渲染衬托的作用。四、品味感悟1.找一找,品一品。(1)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画出来,并说出你认为它优美的原因。(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肯定学生的发现与感悟。目的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习本文朴实无华却充满灵性的语言。讨论并明确:本文的语

8、言活泼自然,带有作者的个性特征:第一,带有口语色彩。就像是和你对话似的。比如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像是和一个相识已久的朋友谈话,没有一点做作。第二,直接现实性。高尔基说过,普里什文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善于将普普通通的词汇灵活地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一切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感性”。比如他写水急,并不满足于湍急、奔流等一类泛泛的字眼,而是把它活化,写它的情态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找出含有“障碍”一词的句子,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