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

ID:37692024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_第1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_第2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_第3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_第4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舆论姓名:刘一川班级:08级一班学号:200818140119科目:名记者研究摘要: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产生,例如网络就属于新媒体的范畴,它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己成为网络舆论的起源地和集散地,是民意表达和舆论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但是在这网络舆论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是需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措施的。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论调控前言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发,激起了网络舆论的高度聚合和流动,促进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推动了民意与决策

2、层的积极互动。但是,频涌的网络舆论中仍存在着不良现象,例如对大多数具有全国影响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处理上,如“邓玉娇案”、“周久耕案”、“最牛团长夫人案”“女检察长豪车案”等。制定与实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舆论调控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一、新媒体及其舆论相关概念(一)新媒体特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与传统媒体相比较除了采用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大容量”、“便携性”、“时效性”、“多媒体”、“超链接”、“全球化”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有这样一些特点,即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和渠道多样化;传播行为更具主动性、交互性、异步性等。(二)

3、新媒体的范畴第一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媒体,它是基于数字化,互联的,且内容具有可复制性,传播具有双向互动性。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包括:博客,网络电视,网络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等。第二类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兴媒体。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络技术的融合,手机成为了最具想象力的新媒体。手机电视,手机搜索引擎,手机报纸等都是典型的融合媒体形式,属于新媒体的范畴。第三类是互联网和手机完美融合的新兴媒体。微博、博客等社交媒体允许使用者通过手机将自己的最新动态或想法用短信,彩信或者视频等形式发到网络上。局限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延伸到随身携带的手机上,借此

4、,个人化传播的信息可以及时便捷地实现社会化共享。其中,微博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络融合最出色的新兴媒体之一。(三)舆论定义和特征广义的概念来说舆论是一种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向。新闻舆论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形成的舆论。舆论的特征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于既定的公共意志,符合公众的共同利益。舆论是“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形式。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存在的问题(一)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情

5、绪化、非理性在新媒体环境下,表达权开始由少数社会精英向普通大众转移,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新闻制作与发布的主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表意见。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开始从“集中”走向“分散”,特别是敏感信息一经新媒体发布就会立刻被复制转载,进而得以广泛传播。以最近比较火热的微博客为例,微博客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备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的特点。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发布微博,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发布信息,进行实时传播。这样便捷随性的表达方式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出现非理性的倾向,新媒体环境中海量的信息

6、中充斥着大量的毫无意义甚至蓄意不良的“噪音”言论。(二)网络恶搞,使舆论的性质发生变异。网络空间的魅力在于,它在消解着很多传统的限制、传统的边界,比如说消解传统媒介的介质,消解过去各种媒介不对称的关系等。“恶搞”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而流行的,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以颠覆、滑稽、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是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网络恶搞事件层出不穷,“恶搞”之风愈演愈烈,越来越离谱。“芙蓉姐姐”、“馒头血案”、“犀利哥”等,从文本到视频,从电视到网络,从流行歌曲

7、到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恶搞事件出笼后,随着网络的快速传播,恶搞事件的始作俑者———“网络推手”们往往能达到各自的目的,而那些被恶搞的对象则成了受害者。网络恶搞冲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荣辱观,造成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混乱、道德失范,已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三)网络谣言现象严重从目前涌现的诸多案例来看,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网络谣言大多是现实参与型网络谣言。它们从现实中发端,主题通常是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安全、群体关系等问题,牵涉的人口数量也比较大。如2007年济南特大暴雨事件和

8、2008年胶济铁路撞车事件后,有关方面都对网络谣言传播的责任人进行过追查,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2007年曾经爆出一则“我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的假新闻,不少媒体纷纷转载,并引发社会巨大争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