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

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

ID:37737348

大小:713.00 K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5-30

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_第1页
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_第2页
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_第3页
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_第4页
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5年度深圳大学法学院民法总论(本科教学.第5版)授课前言什么是民法?民法是“人本”之学民法是“平等”之学民法是“自由”之学民法是“权利”之学3为什么要学习民法民法提供了指引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规范”的礼度[规范之礼]民法提供了“定纷止争”的方法[止争之道]民法的完备和实行是中国步入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法治之路]4民法学习中要面对的几个问题简单、滞后与内在冲突的民法现状与复杂的和体系化的民法理论的矛盾民事审判的司法腐败现象对民法学习的负面影响民法理论与民事法律实践的关系5《民法总论》的教学安排6《民法总论》教学

2、安排绪论第1章民法导论第2章人——权利的主体[简略讲授]第3章法律行为——权利的变动(一)第4章代理第5章消灭时效——权利的变动(二)第6章权利的行使[简略讲授]2005年度深圳大学法学院:教学周:2月28日——7月1日考试周:7月4日——7月18日教学要求1、总结:每一章节的“名词解释”,并整理民法专题2、提问:尝试自己查找资料解答,或,书面方式提问theding@263.net3、辩论:几乎任何的民法判断都是有条件和有争论的4、实践:媒体说法、法院旁听、义务咨询与民事诉讼8《民法总论》相关法律条文1、《民法通则》

3、及其司法解释2、《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3、《中国民法草案建议稿》第一编“总则”[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版]4、参考:台湾地区、或德国、法国或日本国《民法典》9课外参考书目、资料(1)辅助教材: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郑玉波:《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国内报刊:《民商法论丛》、《民商法学(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学研究》、《中国法学》(3)网站:http://www.civillaw.com.cnhttp

4、://www.lawding.com10“概念、专题”整理的格式整理项目:序号、名词(题目)、解释(内容)、出处、备注例如:NO2、不动产:土地及其定着物。(梁慧星《民法总论》,P84)[备注]:不动产所有权变动要求登记。“提问”的格式与答复提问的格式1、格式项目:序号、问题、出处、姓名及学号例如:如何理解:“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者无效”。(梁慧星《民法总论》,P34。)2004级A班张**学号**2、随授课涉及提问时回答,或其他时间集中回答民法总论13绪论《民法总论》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1)以权利及法律

5、行为作为民法体系构成的基础(2)以人的自由、平等、人格尊严作为民法的本位2、意义(1)认识民商法的价值理念以及原理原则(如,个人权利的价值、诚实信用原则)(2)把握民法的概念形成与体系构造(民法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描述技术)(3)理解私法上的基本规范模式(如,任意性规范,合同法133A)14第1章导论1、民法的私法性2、民法典与民商合一3、民法的伦理基础及其体现4、民法的理念5、民法的基本原则6、民法的法源7、民法的效力及适用的原则8、民法的解释9、民法上的权利15第1节民法的私法性一、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是什么)及区分标

6、准(依据什么区分)二、私法与公法在实体上的差异(比较什么)三、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意义(为什么区分)16一、公法(PUBLICLAW)与私法(PRIVATELAW)的区分、标准1、罗马法对世界法律的伟大贡献2、公法与私法区分的标准T1:利益说。“判断一项法律关系或法律规范是属于公法还是私法,应以涉及到的是公共利益还是私人利益为准。”T2:隶属说。“公法调整隶属关系,私法调整平等关系。”T3:主体说。“双方为私人的法律关系,属于私法,一方或双方为国家或机关的,属于公法。”T4:新主体说。(通说)公权载体以公权身份参与法律关

7、系,则存在公法关系。17二、私法与公法实体上的差异及关系1、在私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通常是那些自由的、不需要说明理由的决定[自主决定]在公法中,是那些受约束的决定[职权法定]“私法主体的动机是一种禁忌,(因为)主体充其量是对自己承担责任。”[自己责任]18二、私法与公法实体上的差异及关系(续)2、公法——须有法律依据以及一定的权限[职权法定](1)必须说明理由。如,税法。因为:国家拥有权力,实力远在单个的人之上,如果没有限制,很容易变成极权专制国家;(2)法律后果:一般不归属于或完全归属于决策者4、关于社会法——私

8、法公法化(1)所谓的社会法,指在私法中,决策受约束的那部分内容。如,反不正当竞争法(2)社会法,使公法与私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19三、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意义(一)法治(RULEOFLAW)理念的要求1、政治国家(公法)与市民社会(私法)2、(限制)权力(POWER)与(自由)权利(RIGHT)——以权利制约权力3、宪政的标准——“分权未确立或权利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