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

ID:37787811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_第3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泉县城关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师:胡昌琴课题名称:《记承天寺夜游》第1课时授课班级:八年级二班授课时间:11月20日一、课标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学习本文,要求学生能正确的朗读课文并进一步背诵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教学内容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

2、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篇短文,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二、 能力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语感。2、培养用朴

3、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三、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五、提炼课题1、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月光什么特点?2、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六、教学过程与方法:步骤目标和内容(问题和任务)教学方法(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一分钟演讲,导入新课。古有一人,读书:闭门史书从,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他历贬八州,,身行万里路,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大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乌苏小人中伤三遭冤

4、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达观的人生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是一个文学奇才,他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苏轼,唐宋散文把大家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朗读课文1、初读。读准字音。2、再读,读准节奏。3、大声流畅诵读。1、教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试读。教师点评纠错。2、教师多媒体出示节奏标注,学生按标注读出节奏。3、全体大声朗读,读得流畅。文言文朗读训练。形成语感。疏通文意,整体感知1、流畅的翻译全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多媒体出示加点的

5、重点字词,学生根据上下文试解,教师纠正。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组合作,翻译全文。3、教师指名四名学生翻译全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问题探究1、开头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2、找出写景的句子,作者用了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合作探讨。全班交流。什么修辞手法?月光有什么特点?3、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苏轼面对失意表现出来的旷达情怀对你有什么意义?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思想情感。课堂总结归纳反思重要文言词汇文体、内容表达方式思想情感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分组回答。归纳反思。明确文章结构及思想情感。布置作业1、本课练习册2、背诵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