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勾股定理的小结与复习

第14章勾股定理的小结与复习

ID:37788306

大小:70.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第14章勾股定理的小结与复习_第1页
第14章勾股定理的小结与复习_第2页
第14章勾股定理的小结与复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4章勾股定理的小结与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章勾股定理的小结与复习眉山市东坡区悦兴镇初级中学张跃教学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变式的简单应用,理解定理的一般探究方法.2、在让同学们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同学们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良好学习的习惯重难点:1、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2、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结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应用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2、要点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等于斜边的。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则有。注意:a、此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常在“知二求一”时应用。b、在其它图形中则需先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应用勾股定理。C、勾股定理是从“形”到“数”的转化,即有“形”知“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关系式,那么这个三角形是。注意:a、应用时,先确定最大边,然后比较最大边的平方与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的大小关系,如果它们相等,则可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最大边的对角是直角;否则不是,没有直角。b、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从“数”到“形”的转化,即有“数”知“形”。勾股数在三个正整数中,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另两个数的平方和,那么这样的一组数就为勾股数。注意:a、常用的勾股数有:3、4、

3、5;6、8、10;5、12、13;8、15、17;7、324、25等。b、如果a、b、c是一组勾股数,那么na、nb、nc也是一组勾股数,其中n为正整数。二.思想方法:本节主要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及分类的思想。例1、已知a,b,c为⊿ABC三边,a=6,b=8,b

4、知条件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例2、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分析:因两直角边AC=6cm,BC=8cm,所以由勾股定理求得AB=10cm,设CD=x,由题意知则DE=x,AE=AC=6,BE=10-6=4,BD=8-x.在Rt△BDE由勾股定理得:42+x2=(8-x)2,解得x=3,故CD的长能求出且为3.总结:(1)使用勾股定理的前提是直角三角形;(2)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常列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3)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边长,求第三边长,要弄清

5、哪条边是斜边,哪条边是直角边,不能确定时,要分类讨论.三、反馈练习:1、选择题:(1)已知△ABC中,∠A=∠B=∠C,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A.1:1:1   B.1:1:2   C.1:2:3   D.1:4:1(2)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一直角边长为2,那么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 ).A.4+B.6+2   C.2+2   D.6+2、2+2(3)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7,8   B.5,6,7   C.4,5,6   D.3,4,5(4)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如果两个数

6、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5)若等边△ABC的边长为2cm,那么△ABC的面积为( ).   A.cm2  Bcm2  C.cm2  D.cm2 (6)在Rt△ABC中,已知其两直角边长a=1,b=3,那么斜边c的长为( ).A.9 B、10C、11D.(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A.6cm  B.8.5cmC.cmD.cm(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A.50cm

7、B.100cmC.140cmD.80cm2、填空:3(1)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3米,两树相距4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___米.(2)一座桥横跨一江,桥长12m,一般小船自桥北头出发,向正南方驶去,因水流原因到达南岸以后,发现已偏离桥南头5m,则小船实际行驶___m.(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cm,则它的面积是___.(4)在Rt△ABC中,∠C=90°,中线BE=13,另一条中线AD2=331,则AB=___.(5)有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如果把竹竿竖放就比门高出1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