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

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

ID:37889206

大小:218.2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2

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_第1页
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_第2页
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_第3页
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_第4页
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脱水--德和堂代谢科疾病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ile:///C

2、/html/代谢科/脱水.html疾病名:脱水英文名:dehydration缩写:别名:anhydration;dehydrolysis;dewat;dewater;dewateringICD号:E87.8分类:代谢科概述:水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健康成年男性约占体重的60%,女性约占55%,新生儿和婴儿约占77%,老年人体液占体重的比例减少,水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更大。人体水分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胃肠消化液、尿液、汗液、渗出液和漏出液也被认为是细胞

3、外液的特殊部分,这些特殊液体的大量丢失均将降低细胞外液的容量。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血液占体重的5%。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2500ml,水的摄入主要依靠食物和饮料,内生水仅占300ml/d左右。水的排出有4个途径:肾脏排出50%~60%水分,皮肤排出500ml/d,呼吸道排出350ml/d,胃肠道排出150ml/d。人体内总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占总体液2/3,细胞外液占1/3。通常,经过消化道、肾脏或其他途径摄入或缺失的液体首先影响的是细胞外液,

4、而后逐渐与细胞内液之间达到平衡。一般所指的水平衡紊乱主要是指细胞外液的变化。因为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钠离子,那么细胞外液的变化也必然有钠离子的变化,所以临床上水、钠代CDDCDDCDDCDD谢失常常是复合性的。钠盐(NaCl、NaHCO3)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因此血清钠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水、钠缺失的比例不同,file:///C

5、/html/代谢科/脱水.html(第1/8页)[2008-4-2714:49:33]file:///C

6、/html/代谢科/脱水.html导致不同

7、的血浆钠浓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脱水时,临床上常根据血清钠浓度的高低将脱水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流行病学:目前暂无相关资料病因:1.等渗性脱水(1)经消化道丢失: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胰胆瘘等引起消化液丢失,虽消化液中钠浓度略低于血浆中钠浓度,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口服补充一定水分,因此血浆渗透压大多正常。(2)反复多次胸、腹腔穿刺放液或引流:一般发生在有漏出液的患者,主要见于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漏出液中的物质(蛋白质除外)与血浆相似,故容易发生等渗性脱水。(3)大出血:此时

8、血浆中的水和电解质均按正常比例丢失。(4)经皮肤丢失:大部分皮肤失液患者的失水量大于失钠量,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但部分烧伤和剥脱性皮炎患者经创面大量渗液,失水和失钠比例基本相同,也可导致等渗性脱水。(5)经肾脏丢失:在肾小管功能减退或各种尿崩症的患者,肾小管不能对水分进行有效的浓缩,失水量和失钠量的比例与肾小球滤液相似,导致等渗性脱水。2.低渗性脱水(1)脱水治疗不当:高渗性或等渗性失水纠正过程中补水过多,而电解CDDCDDCDDCDD质,特别是氯化钠补充不足。(2)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多尿期,失盐性

9、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由于患者肾脏的保钠功能下降,个别患者尿钠的丢失每天可达100mmol。file:///C

10、/html/代谢科/脱水.html(第2/8页)[2008-4-2714:49:33]file:///C

11、/html/代谢科/脱水.html(3)利尿药的使用:适当的电解质浓度是利尿的前提,呋塞米等髓襻利尿药和噻嗪类利尿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电解质Na、Cl-、K的重吸收产生利尿,因此长期应用会导致电解质的丢失,若氯化钠等补充不足,容易导致低渗性脱水。发病机制:水代谢平衡包括水的摄入和产生以及排泄两大部分,其中

12、渴觉中枢的正常、肾脏稀释浓缩功能的正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作用正常起重要作用,二者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将使水代谢处于紊乱状态。等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外液量的丢失,血容量可明显下降,出现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但因血浆晶体渗透压在正常范围,故细胞内液变化不大。因血容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钠、水重吸收增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进一步增加水的重吸收。低渗性脱水时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差异,通过渗透机制的调节,将发生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发生细胞水肿,并使细胞外液容量进一步减

13、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ADH释放减少,使肾脏排水增加,故在早期,可排出较多低渗尿,以尽量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该作用较细胞内外水分的转运发生得要早,因而虽有脱水,尿量却无减少。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还可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加,增加钠、水的重吸收。由于上述原因,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容量的减少更为显著,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症状和体征较等渗性脱水更为明显。临床表现:等渗性脱水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