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

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

ID:37372152

大小:245.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2

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1页
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2页
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3页
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4页
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垂体卒中--德和堂内分泌科疾病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ile:///C

2、/html/内分泌科/垂体卒中.html疾病名:垂体卒中英文名:pituitaryapoplexy缩写:别名:ICD号:E23.6分类:内分泌科概述:垂体卒中(pituitaryapoplexy)一词在文献中的含义是相当混乱的。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垂体内出现梗死或出血坏死,不论临床上是否有症状,都应归入垂体卒中;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只有在垂体腺瘤的基础上发生急性梗死或出血坏死,产生垂体功能减退并伴有头痛及神经眼科症状方可称为垂体卒中。从理论上说,“垂体卒中”一词本身并没有限定基础疾病的性质,故它不应限于垂体腺瘤,产后大出血以及血管病变引起垂体

3、梗死、出血坏死亦可视为垂体卒中;如同脑卒中可以没有症状一样,垂体卒中也不一定要有急骤的临床表现(如头痛、视野缺损、急性蝶鞍扩大等)。因此作者认为,只要出现垂体梗死、出血、坏死,不管是否存在垂体腺瘤,也不管是否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均应视为垂体卒中。垂体腺瘤为垂体卒中最常见的原因,在垂体腺瘤基础上出现的垂体卒中多起病急骤,常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眼运动神经麻痹、蝶鞍扩大等表现,可称为垂体腺瘤急性出血综合征。垂体卒中多限于腺垂体,少数情况下亦可累及神经垂体。流行病学:垂体卒中系垂体肿瘤内发生急性出血,瘤体体积突然膨大,下CDDCDDCDDCDD丘脑视交叉及其他生命

4、中枢受压迫,并伴有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急症。国内报道不多见,目前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病因:垂体腺瘤为垂体卒中最常见的原因。垂体腺瘤可以发生自发性出血、梗死、坏死,引起垂体卒中,但某些诱因也起一定作用。外伤(包括file:///C

5、/html/内分泌科/垂体卒中.html(第1/9页)[2008-4-2716:41:17]file:///C

6、/html/内分泌科/垂体卒中.html轻微外伤)可诱发垂体卒中;脑脊液压力的变化如腰穿引起的脑脊液压力降低,咳嗽、Valsava动作、潜水(超过18m)等引起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均可诱发垂体卒中;动脉血压的变化如血管造

7、影及情绪激动引起的血压升高也可诱发垂体卒中;应用抗凝剂、雌激素水平的升高、溴隐亭治疗、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及垂体功能试验均可诱发垂体卒中。非腺瘤性垂体卒中的原因很多,产时或产后大出血、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结核、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破伤风、心力衰竭、急性溶血反应、脑膜炎、颞动脉炎、高颅压等均可引起垂体卒中。发病机制:1.垂体腺瘤性垂体卒中垂体腺瘤发生瘤内出血的几率远高于其他颅内肿瘤,文献报道的垂体腺瘤瘤内出血发生率约为其他颅内肿瘤的5倍(垂体腺瘤为9.6%~17%,其他颅内肿瘤为2.9%~3.7%)。这一特性看来与肿瘤的位置无关,因为其他非腺瘤性鞍上肿瘤罕有

8、出血。大量研究表明,腺瘤垂体卒中的首发改变为瘤内缺血,继则出现水肿、坏死,最后引起出血。垂体腺瘤易出血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有些垂体腺瘤生长迅速,超过了肿瘤血液供应的限度,从而引起缺血性坏死,随后发生出血。有些垂体腺瘤并不大,但也发生了卒中,原因可能是肿瘤的生长致营养肿瘤的垂体上动脉受压,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营养垂体腺瘤的血管多来源于垂体下动脉,这样垂体上动脉受压将引起正常腺垂体的缺血而不会使肿瘤发生坏死、出血。此外,瘤内血管的内在缺陷(如血管硬化、脆性增加等)也与垂体卒中有关。CDDCDDCDDCDD溴隐亭治疗可诱发垂体卒中,曾有文献报道,PRL瘤和G

9、H瘤的病人在首次服用溴隐亭后2h内就发生了垂体卒中。关于溴隐亭诱发垂体卒中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溴隐亭引起肿瘤皱缩、瘤内血管收缩有关;也有人file:///C

10、/html/内分泌科/垂体卒中.html(第2/9页)[2008-4-2716:41:17]file:///C

11、/html/内分泌科/垂体卒中.html认为溴隐亭能直接抑制瘤细胞的分裂并使瘤细胞的细胞器减少,从而引起瘤细胞坏死,导致瘤内出血。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可使瘤内血管增生、变厚、透明样变性,进而出现出血坏死。应该强调的是,溴隐亭和放射治疗虽可诱发垂体卒中,但毕竟罕见(垂体卒中本身就是少见的疾病

12、),不能因此否定2种治疗方法的价值。某些垂体功能试验(如TRH试验、GnRH试验、胰岛素低血糖试验等)也可诱发垂体卒中,其机制未明,可能与这些试验过程中常出现血压升高有关。垂体腺瘤发生垂体卒中的几率与腺瘤的组织学分型有关。早年的研究即已揭示,嗜酸性和嫌色性腺瘤较易发生垂体卒中,而嗜碱性腺瘤和恶性垂体瘤则很少发生。其后的研究显示,GH瘤易发生垂体卒中,原因可能为GH瘤易引起高血压且瘤内血管常有增生、肥大。2.非垂体腺瘤性垂体卒中妊娠可使垂体增生肥大,分娩后垂体突然失去胎盘激素(主要为雌激素)的兴奋作用,腺垂体的血供随之减少,此时如有大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引起全身血

13、管痉挛,腺垂体的血流更少,则极易发生垂体坏死。妊娠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