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子宫肌瘤142例体会

B超诊断子宫肌瘤142例体会

ID:38041028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上传者:U-3714
B超诊断子宫肌瘤142例体会_第1页
B超诊断子宫肌瘤142例体会_第2页
B超诊断子宫肌瘤142例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B超诊断子宫肌瘤142例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B超诊断子宫肌瘤142例体会【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B超诊断肌瘤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清楚地观察子宫的切面结构情况―肌瘤的大小、分布、外形轮廓、变性范围、类型、宫腔黏膜下有无受累征象,以供分析。但不典型声像图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子宫增大和盆腔肿块相鉴别。为了提高子宫肌瘤诊断率,现将我科1年来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声像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受检者均为体检和门诊患者10950例,肌瘤发病率为1.3%。发病年龄:142例中30岁以下9例,占6.3%;31~50岁127例,占89.4%;50岁以上6例,占4.2%,年龄最小24岁,最大63岁,平均43.5岁。按子宫内发病部位分为肌壁间肌瘤92例,占64.8%;浆膜下肌瘤34例,占23.9%;黏膜下肌瘤16例,占11.3%;肌瘤大小:最小0.8cm×0.6cm,最大的9.3cm×8.7cm,>4.0cm患者有89例,占62.7%。内回声:低回声、等回声与强弱不均质3种几乎是平均数。已手术治疗64例,占45.1%,其余均嘱患者做定期复查。 1.2方法使用天惠华TH-500型全数字腹部B超仪,凸阵探头,频率3.5MHz。受检者适度充盈膀胱后,取仰卧位经腹检查。测量有关径线,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的关系。2讨论子宫肌瘤是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包块,其中纤维组织多少不等,边界光滑,其外表有肌纤维和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子宫肌瘤发生在子宫体部多见,本组讨论的均为体部肌瘤。声像图可见子宫增大,可有局部隆起,子宫切面形态失常;肌瘤一般呈圆形、类圆形的低回声、等回声或强弱不均质回声团,周围可见假包膜形成的低回声晕圈或增强回声光圈,有的可见瘤体后方回声衰减;子宫内膜偏移变形或回声增强增宽等。结合临床有月经过多、腹部肿块及下腹压迫感,不难诊断。本文统计的发病年龄多见于31~50岁妇女,各个患者具有其肌瘤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容易造成误诊,根据其声像图特征,有以下体会:(1)肌壁间肌瘤易与子宫腺肌病混淆,认真观察以下几点常可鉴别:①假包膜:肌瘤可见假包膜,腺肌病与子宫肌壁无明显界限。②回声衰减:大部分肌瘤特别是大肌瘤后方可见回声衰减,而腺肌瘤少有此现象。③宫腔波肌瘤位于前壁则宫腔波后移,位于后壁侧宫腔波前移,而腺肌瘤多位于子宫后壁即宫腔波前移。④ 子宫形态:肌瘤往往呈局限性隆起,腺肌瘤多为弥漫性增大。(2)黏膜下肌瘤最易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症,两者均有阴道出血,宫腔可见回声增强的光团,边缘较规则。鉴别要点子宫内膜增生症在声像图上子宫多无明显肿大,宫腔内膜回声增强形状多呈长条状、梭状,肌瘤回声光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3)浆膜下肌瘤一般较易诊断,但蒂长者常与卵巢肿物发生混淆,多方向扫查可以区别,显示带蒂子宫肌瘤与子宫的连接点,此外,肌瘤与子宫两者之间无明显界限,而卵巢肿瘤从任何方向扫查均可显示子宫与卵巢之间的分界,此为鉴别要点。(4)帮助临床考虑治疗方案,肌瘤中心血管减少,瘤体>4.0cm,患者易发生变性。本组有89例>4.0cm者,再结合瘤体内回声特点及黏膜下肌瘤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肌瘤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实际已手术治疗64例,对恐惧手术治疗者及>4.0cm患者,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灶变化情况。正常人的子宫、附件形态均大同小异,只有子宫位置、各径线长短的差别,但在病理情况下,如同一类型的肌瘤却个人表现不同。所以要认真分析各类肌瘤的声像图表现,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地提高肌瘤B超的诊断率。作者单位:810000青海西宁,青海红十字医院作者:王力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