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 导学案(教师版)

清兵卫与葫芦 导学案(教师版)

ID:38051527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清兵卫与葫芦 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清兵卫与葫芦 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清兵卫与葫芦 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清兵卫与葫芦 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兵卫与葫芦 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学习时间第周第节年月日教案编号学习内容清兵卫与葫芦主笔人审核人学习目标方法指津1.了解志贺直哉相关生平、代表作品;2.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旨。3.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关系,分析情节生发的途径及其效果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一、导入:名人小故事(1)——妈妈,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喔。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2)身材矮小的邓亚萍,喜欢乒乓球,所有人都不看好她,但是父亲对她说:你很优秀,真的!面对孩子的天性,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缺乏上述的心态。生活中,大人们常常不知就里地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一个孩子

2、,感受他独特的世界,思索我们的人生。二、了解作家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作家。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立志于文学创作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作者从此进入创作旺盛时期。《在城崎》(1917)相继问世。从1921年开始,着手写他生平

3、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于1937年完成,这是他的代表作。志贺直哉的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对同时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响。志贺直哉于1971年10月21日逝世。三、知识积累。1.“测评卷”第页“基础巩固”。2.文学常识天空。志贺直哉(1883-1971),作家。主要作品有处女作《》、中篇小说《》、《在城崎》、长篇小说《》等。他是“”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的精神,对同时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响。

4、四、整体感知,熟悉课文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用间接的语言概括中心内容的能力)明确:它讲述了一个小学生热衷于葫芦,并且对于鉴赏和收藏葫芦有特别的天赋,但最终在老师和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爱好的故事。【合作探究】一、熟悉情节模式1、“清兵卫与葫芦”的关系可以用哪些动词来体现呢?请结合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加以概括。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本篇小说的情节主线是:清兵卫热衷葫芦(发生)——喜获葫芦(发展)——痛失葫芦(高潮)——割舍葫芦。二、精读全文,具体分析情节1、小说开头说“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

5、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热衷着绘画……”“这件事”到底是什么事呢?小说采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件事”指清兵卫最喜欢的一个葫芦被教员没收了,其他的葫芦被父亲砸碎了。采用了倒叙的记叙方式,先说结局,设下悬念,引起兴趣。2、本小说的故事就是从清兵卫热衷葫芦开始的。小说中哪些细节或场景表现了他对葫芦的热衷?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最传神?明确:从文章2——6自然段中清兵卫对葫芦的相关神情、动作、语言可以看出其对葫芦的热衷。具体内容为:第二段:买葫芦,收拾葫芦;第三段:错把秃脑袋当葫芦;第四段:爱呆呆地看葫芦;第五段:收拾好葫芦后的举动——举动琐碎,却丝毫不倦;第六段:几乎看过

6、所有葫芦。最传神的是第3自然段清兵卫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错看做葫芦了。如果不是热衷到到极度痴迷的程度,哪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呢!这个误会让我们的心与清兵卫一起激动了一下,也让小说的情节产生了迷人的颤动。(“误会”)3、2——6段哪些段落之间有承接关系?明确:第二、五段和第四、六段有承接关系,前者写如何收拾葫芦,后者写看葫芦之多,各分成两段,参差写来,其实是有讲究的。作者先用了一些副词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程度,随后跟着一段最有趣、最生动的信息(第三段),紧随其后,把“看葫芦”的信息加以拓展,但是并不说完,而是另起一段详细交代清兵卫“收拾葫芦”,对前面说他“收拾葫芦”的第二段进行补充,然后才

7、以“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来对前面信息做个收束。不枝不蔓,却又有所摇摆——在如此小的情节弧度上也能摇摆有度,足见小说家的风范。4、什么是“摇摆”呢?请同学们看书本第69页。明确:摇摆意味着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现出犹豫不定的状态。5、细读描写清兵卫喜获葫芦时的神情、动作、语言的语句,揣摩其作用。明确:清兵卫看到珍贵的葫芦激动万分,如获至宝,急切地想得到,惟恐错过了。以上情节和场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