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

ID:38082950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1页
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2页
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3页
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设计者:薛铁帅教学内容:教科书85——86页.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数学教育已经从原来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省去,使学生不仅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受克和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教学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法设计:情境教学

2、法学法设计:观察法体验法教具准备:每小组1袋物品(1千克棉花、1千克钉子、1千克苹果);每小组1袋学具袋,袋内有1号包(3千克沙子,2千克洗衣服,约1千克黄豆、图钉等)、2号包(2袋500克的砂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课件演示,说一说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超市里小朋友购物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他们正在干什么。2、游戏,背一背请3位同学(体重不一)上台,互相背一背,然后把他们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背一背后,汇报感受。3、联系生活实际,掂一掂。请学生在自己的桌上找两样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它们的轻重,互相说一说。4、设疑导入。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感觉到物体有轻有重,怎样来表示物

3、体的轻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二、实践活动,探求新知1、认识秤①要想知道某个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用秤称)课前,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了生活中常用的秤,汇报一下你们组见过什么样的秤?②学生汇报:磅秤、盘秤、台秤、人体秤、天平、电子秤等(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2、认识千克。①猜一猜。出示3包物品(1千克棉花、1千克钉子、1千克苹果),问:你认为哪包会重些?学生猜测并产生争论。②称一称。大家意见不一样,到底谁猜得对呢?分组称一称每袋物品有多重。教师示范用盘秤称物品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用盘秤称。③感受1千克这3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外形的大

4、小是不能判断出它的质量的,需要用秤称一称。请学生看一看,拎一拎,掂一掂这3袋物品,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④感受几千克小组长取出准备的1号包,让组内同学先猜一猜沙子和洗衣粉有几千克,再用秤称一称,最后拎一拎感受2千克和3千克的实际重量。⑤称体重请刚才游戏中的3位同学上台称一称体重,请其他同学读出千克数。⑥联系实际,说一说。请学生以千克为单位说出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3、认识克①称一称让学生用盘秤称1枚2分硬币,观察盘秤指针的变化,然后汇报:称不出来。有一个质量单位比“千克”小,那就是“克”。教师用课件演示天平称1枚2分硬币的过程,演示观察后得出:1枚2分硬币重1克。②掂一掂,感受1克。学生掂一掂

5、1枚2分硬币,感受1克的质量,小组内互相交流。③找一找学生在物品袋中找一找,哪样物品约重1克。④说一说。请一以“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4、单位换算。①猜一猜。请各小组取出2号包,组内同学掂一掂、猜一猜1袋砂糖有多重,学生汇报后,再看一看袋上的标签进行验证(1袋500克)。②算一算请学生算一算2袋砂糖共重多少克。学生计算:500+500=1000克  (板书:1000克)③称一称每小组用盘秤称出2袋砂糖的重量,学生回答:1千克 (板书:1千克)④想一想通过刚才称的活动,你们发现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板书“=”)三、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

6、位。我们还知道了1千克=1000克。我们要想知道问题的重量,就要用秤来称。作业: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秤。板书:克和千克1千克=1000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