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利尿药及脱水药

药理学—利尿药及脱水药

ID:38083631

大小:36.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药理学—利尿药及脱水药_第1页
药理学—利尿药及脱水药_第2页
药理学—利尿药及脱水药_第3页
资源描述:

《药理学—利尿药及脱水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²利尿药及脱水药²DiureticsandOsmoticDiuretics²概述²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²碳酸酐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²常用利尿药对电解质排泄及排钠力的比较²二、常用利尿药I.高效利尿药(袢利尿药)·呋噻米(furosemide,呋喃苯胺酸,速尿)·依他尼酸(etacrynicacid,利尿酸)·布美他尼(bumetanide)三种药物药理作用相似,都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又称袢利尿药,特点:作用迅速、强大²高效利尿药(袢利尿药)【药理作用】1.抑制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促进肾脏前列腺素的合成(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拮抗之)。作用机制:²【药理作用

2、】2.对血管床有直接作用,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改变肾皮质内血液分布。3.扩张静脉,降低CHF患者左室充盈压,减少肺淤血,肺水肿。作用强度比较:布美他尼效价最高,比呋噻米高40~50倍;依他尼酸毒性最强。²【临床应用】1.严重水肿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4.加速毒物排泄5.高钙血症²【不良反应】1.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碱血症、低血镁。2.耳毒性。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依他尼酸最易引起,且可发生永久性耳聋,布美他尼耳毒性最小。3.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4.其他:过敏。²二、中效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代表药:氢氯噻嗪(h

3、ydrochlorothiazide)²【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特点:温和持久作用机制2.抗尿崩症作用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尿量,主要用于肾性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作用机制3.降压作用为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²利尿作用机制:²抗尿崩症作用机制:²【临床应用】²1.水肿²2.降血压²3.尿崩症²【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低氯碱血症等。2.潴留现象: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痛风者慎用。3.代谢性变化:可致高血糖、高脂血症。4.其他: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等。三.低效利尿药螺内酯(spironolactone),又名安体舒通(antister

4、one)。²【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利尿作用弱,起效慢而持久,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的浓度有关,对切除肾上腺的动物无利尿作用。²【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²【临床应用】用于治疗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病综合症。²【不良反应】1.久用可引起高血钾,尤当肾功能不良时,所以肾功能不良者禁用。2.有性激素样副作用。²氨苯蝶啶及阿米洛利氨苯蝶啶(triamterene,三氨蝶啶)阿米洛利(amiloride,氨氯吡脒)²【药理作用及应用】1.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阻滞Na+通道而减少Na+的再吸收;2.利尿作用不受醛固酮水平影响,

5、直接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腔膜上的Na+通道。3.还抑制钙的排泄;4.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²第二节脱水药又称渗透性利尿药(osmoticdiuretics)常用药物:甘露醇(mannitol)山梨醇(sorbitol)高渗葡萄糖(glucose)尿素(urea)特点:1静脉注射后不易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2易经肾小球滤过,不易被肾小管再吸收;3在体内不被代谢;²甘露醇(mannitol)【药理作用】1脱水作用2利尿作用【临床应用】1脑水肿(首选)及青光眼急性发作、术前。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不良反应】一过性头晕和视力模糊,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6、。²山梨醇作用与临床应用同甘露醇,但水溶性较高。²本章要求²掌握:利尿药的分类、作用部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²熟悉:脱水药的作用机制、应用及不良反应。泌尿生理过程。²了解:利尿药、脱水药的定义。²思考题²利尿药分几类并举出各类代表药和其利尿作用机制。²试述各类利尿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