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ID:38084923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_第1页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_第2页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_第3页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_第4页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摘要】[目的]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改善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方法]选择我科130例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应用90项症状自评表(SCL90)分别测定两组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家属SCL90评定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病人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均明显低于对

2、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放疗病人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消除肿瘤病人及其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对解除家属心理压力,顺利促进病人完成放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肿瘤放疗;健康教育;心理状况;家属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趋于年轻化,呈逐年上升势头。恶性肿瘤的确诊这一突发事件不仅对病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打击,对于病人家属的心理也产生巨大影响[1],病人需承受等待、接受放化疗和追踪检查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产生许多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层面的问题。为了改善病

3、人的心理状况,我院在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研究对象共130例,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病人及其家属;家属范围限于配偶、父母和子女;年龄20岁~70岁。两组病人家属既往无精神病史,无智力及语言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病人家属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病人入院后均按照我院已有的一般健康教育护理单内容对病人实施健康宣教,对观察组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①宣教与沟通:了解

4、家属对病人关心程度,对疾病的认知及态度,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指导,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让家属参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②心理疏导:讲解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减少家属的应激、焦虑情绪。在病人焦虑、烦躁时能给予关心、理解、支持,避免其情绪激动,鼓励病人家属多陪伴,多关心和鼓励,给病人以情感支持,增强信心。③疾病知识宣教:评估家属对放疗知识掌握的水平及需求,耐心仔细指导病人家属对放疗常见的副反应的表现及其预防知识和应对方法。④生活指导:给予生活照顾指导,合理搭配饮食,保证充足睡眠,生活规律,适量锻炼,使病人心情舒畅地接受治疗。病人

5、接受放疗后,主管护师就开始利用病人等待治疗时间或治疗结束后,安排为病人家属讲解上述内容,并结合不同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疏导,每周2次,每次10min~15min。家属听完后需在记录本上签字,宣教2次后与家属交流,了解家属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家属反映情况对宣教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4次宣教之后再进行评价,直到病人和家属满意。1.3效果评价研究工具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以测定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用于测定病人的心理状况。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等因子

6、分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好;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好。由专人发放问卷,测定时间均在病人接受治疗后2周发放。填表前与受试者进行面谈,消除顾虑,然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并请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独立填写,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则由护士以中性的,不带任何偏向和暗示的方式,逐个项目读给他们听,然后由他们做出回答。1.4统计学方法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2结果表1两组病人家属SCL90测试结果比较 表2两组病人焦虑值与抑郁值结果比较3讨论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

7、医院的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性服务向预防、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性服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的重要举措之一[3,4]。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更突出了病人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的人的概念。在影响病人心理的各因素中,最受重视的就是社会支持,而家属是病人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家属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病人情绪及他们对病人的照护。所以,护理工作不能只着眼于病人,也需要把对其家属的心理护理看得同等重要,因为病人家属的不良情绪会感染给病人,他们的表情、态度、语言、举止都会给病人造成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