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观察研究

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观察研究

ID:38112509

大小:213.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观察研究_第1页
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观察研究_第2页
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观察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观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6期云南中医学院学报VO1.3lNO.62008年】2月JournalofYun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20o8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观察研究周家璇,王浩,吴锋禹,王艺,杨谋(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200)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咽炎与上消化道疾病存在的关系;验证中医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理论的合理性。方法:选用慢性咽炎临床常见的四个证型,随机选取l84例患者作临床调查并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组,各组行胃镜检查。结果:184例患者的胃镜报告均呈阳性,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各证型

2、镜检所诊断的上消化道疾病的病种不同、病情的轻重存在明显的差别。结论:慢性咽炎的中医各证型(所选)均与上消化道疾病存在密切关系,证型的不同,上消化道疾病的种类和严重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关键词:慢性咽炎;中医证型;上消化道疾病;胃镜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23(2008)06—CHD53—_031资料与方法15.3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7例,占1.1病例选择17.94%;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5例,占在2007年3月~2o07年6月期间,到云南中12.82%;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各3例,各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昆明医学院

3、第一7.69%;另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期)、十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符合人二指肠炎伴糜烂各2例,急性胃炎、贲门息肉出选标准的患者,在取得患者同意后进行观察研究。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胃角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共选取184例病例,其中虚火上炎证48例,肺脾胃潴留各1例。以上病例中有消化道症状者35例,气虚证51例,痰热证39例,肝气郁滞证46例。占72.92%;无症状者13例。1.2研究方法2.2肺脾气虚证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镜检诊断有18种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浅表《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性胃炎为主共39例,占

4、76.47%,十二指肠炎l2科学》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选取中医临床常见例,占21.42%,t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6的四个证型:虚火上炎证、痰热证、肺脾气虚证、例,占l1.7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恢复期)5肝气郁滞证。凡诊断为慢性咽炎并符合中医辨证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5例,反流性食管炎4(所选证型)者,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年龄在18例,胃粘膜贫血相2例,胃潴留,十二指肠球部多~65岁之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发息肉,胃窦溃疡,贲门失驰缓症,慢性浅表性胃及胃镜检查。炎伴胆汁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1.3统计学方法胃底炎、吻合口炎,胃多发息肉,胃

5、体底浸润性胃采用卡方检验。癌可能,食道裂孑L疝,十二指肠球后溃疡ca待排2结果各1例。以上病例有上消化道症状者有47例,占2.1虚火上炎证92.16%,4例无症状。镜检诊断有16种上消化道疾病,慢性浅表性2.3肝气郁滞证胃炎29例,占74.35%;反流性食管炎6例,占镜检诊断有12种上消化道疾病,其中以慢性收稿日期:20o8—06—19修回日期:2008一l0一l6作者简介:周家璇(1958~),女,云南昆明人,教授,主任医师,硕七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耳鼻喉疾病的诊疗研究。53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第31卷浅表性胃炎为主,39例,占84.78%,十二指肠炎其中肺脾气虚

6、证与其它3证有无十二指肠炎病5例,占l0.8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恢复期)例数比较0.Ol

7、4种上消化道疾病,其中慢性浅痹的相关论述。存《景岳全书》、《伤寒论》、《丹表性胃炎29例,占74.35%;反流性食管炎6例,溪心法》、《重楼玉钥》等中医经典著作中,喉痹占15.3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7例,的病理机制是脏腑亏虚、虚火上炎;并创立了养阴占17.94%;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5例,【与清肺汤等滋阴清热的方药且应用至今。20世纪高12.82%;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各3例,各占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认为肺肾7.69%;另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疤痕期)、十二脏阴虚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病机,并将其病名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