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再灌注损伤_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_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

ID:38183512

大小:134.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缺血再灌注损伤_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_第1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_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_第2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_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缺血再灌注损伤_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0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Vol.302004年第4期JournalofChengduSportUniversityNo.4.2004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周卫平(渝西学院体育系,重庆永川402168)摘要:通过比较大量心肌、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骨骼肌延迟性酸痛的研究结果,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的机制这一假说,旨在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可能机制中图分类号:G8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54(2004)04007403Ische

2、micalReperfusionInjury-APossibleProcedureIn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DOMS)ZHOUWeiping(P.E.Department,YuxiCollege,Yongchuan402168)Abstract:Comparedtheoccurtime,ultrastructurechangeandseveralbiochemiscalitemsbetweencardiacmusclesandskeletalmusclesischemicalreperfusionjnjuryanddelayedons

3、etmuscularsoreness,thewriterdeducedthehypothesisthatischemicalreperfusioninjurymaybeacauseof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andthisviewwillgiveaguidetothelaterresearchon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Keywords:ischemicalreperfusioninjury;delayedonsetmuscularsoreness;possibleprocedureCLCnumbe

4、r:G8042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19154(2004)04007403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musclesoreness,DOMS)是一再植后,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的时间最早为术后12小时,[4]种发生于劳动或运动后常见的现象,它既有客观的体征表现,最迟为术后3天;涉及酶学指标的其他研究也提示,再灌注也可使运动者有主观的不适感受。通常情况下,DOMS对人无0.5、1.5、3、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检测的血清丙二醛、肌酸磷重大危害,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除。但在DOMS发生期间,由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

5、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以及超氧化于不适的主观感受有时是严重的酸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物歧化酶活性,在再灌注后的3小时到72小时之间发生明显[5]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安排或大众的健身计划。另一方面,尽管改变,而最为显著的是24小时。DOMS和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I/R)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骨骼肌的I/R发生的时间多的具体发生机制现都还停留在一些假说上,但在支持这些假说在几个小时到3天内,一般没有超过一周。的研究证据中,无论从发生的时间、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的特1.2DOMS发生的时间特点从DOMS的字面上理解,它

6、是一点,还是从各种生化指标比较来看,两者似存在一定的联系之种发生于运动后的不适感觉(sensationofdiscomfort)。在肌肉收缩形式上,DOMS多与离心收缩训练有关,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处。鉴于对I/R防治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突破,若I/R利DOMS使用60%、70%、80%、90%的最大等长收缩力训练也可造成联系的假说成立,无疑将会为DOMS开辟新的实验性研究渠DOMg。但在通常情况下,DOMS是否出现,通常是从临床酸痛道,并可望将I/R研究成果用于DOMS的防治中。症状、关节角度、肌肉硬度以及血清CK等几方面来判断的。在1I/R和DOMS发生的时间特征较早的研

7、究中发现,从发生时间上看,DOMS多发生于运动后的12小时后,24小时达高峰,症状和各项指标可持续到96小1.1I/R发生的时间特点骨骼肌在缺血复灌后,肌肉纠织会时[6];田野等研究表明,人体肌肉酸痛感觉、血清肌酸激酶(CK)出现形态学和生化的一些病理变化,就缺血后复灌导致损伤的活性和肌红蛋白(Mb)含量运动后第3天达峰值,运动后第7天时间各人的研究不完全吻合。胡跃林对SD大鼠的研究表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一次离心运动导致动物的骨胳肌超微结构从再灌注第1、3、7、14天的病理结果比较发现,再灌注第3天时[7]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