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史料与史观

王江—史料与史观

ID:38184506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王江—史料与史观_第1页
王江—史料与史观_第2页
王江—史料与史观_第3页
王江—史料与史观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江—史料与史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史料与史官王江一、史料分类:1、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与已经发生的事实有直接关联的史料;如当事人直接的记载与遗物(诏令、奏折、碑刻、日记、书信,报告),事后的追记(回忆录),同时代的记载(起居注、新闻报道)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指由口头传说而转为记载的资料(同时人的记载除外),由后人编撰的史书、仿制品等。(以诗证史、以小说证史须慎重,如刘心武解读《红楼梦》)史料使用原则:孤证不立、勘合比较2、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文字史料:史书、档案、学术著作、文学作品(《诗经》)、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口述史料、碑刻、墓志、家谱等非文字史料:化石、

2、工具、遗址、货币、磁带、影像、风俗等【09年辽宁、宁夏卷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有时,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述。”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04上海卷2】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A、古籍的记载B、屈原的作品C、政府的声明D、学者的解释【05年上海卷8】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

3、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A、红军战士长征日记B、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2008年上海卷,23】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2008年上海卷】2008年5月10日4,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A、查阅历

4、史文献  B、参观唐招提寺C、咨询专家学者  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2006年上海卷,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例题20章实斋云:“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即史料)。”史料的价值有高低。近年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李鸿章的争议颇多,以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

5、反动言论》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二、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历史观受生产力水平、阶级立场、知识积累、思维方法等因素制约。¡历史观对于历史编撰、历史评价、正确地重现和说明历史作用明显。(10年新课标全国卷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袭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放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

6、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批林批孔”、当前出现“孔子热”,既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09年福建卷23)西方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7、。”在这里,科林伍德强调的是4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1、唯物史观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主要观点:¡关于社会发展: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的规律(必然性与偶然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关于人在在历史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