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

ID:38201409

大小:477.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_第1页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_第2页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线路/路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韦随庆,郭建湖(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摘要: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越岭地段的地形地质特点,在3岩溶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及实践遥感解译、大面积地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选择线路绕避复杂构造、地表岩溶负地貌区段,在可能的条件下抬高线路纵坡通31岩溶发育特征过垂直渗流带,无法绕避的暗河宜上跨并避开溶洞发育区。该沿线以低山丘陵为主,地面高程100~500m,相段隧道施工过程中揭示围岩整体较好,未发生灾难性地质灾对高差一般小于200m,岩溶负地貌主要以大型岩溶害,表明工程地质选线较为成功。2洼地、漏斗

2、为主,汇水面积为03~26km,相伴生的关键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越岭地段;岩溶;复杂构造;地质选线暗河、管道流极为发育,以金坪坦、天子岭地段最为中图分类号:U238;U21232文献标识码:A典型。文章编号:10042954(2010)01002503大瑶山隧道群进出口段属中低山区,岩溶地貌尤其是负地貌较为罕见,仅有少量的岩溶漏斗发育。沿构造或与构造平行的溶蚀沟谷发育。1概述32岩溶地段工程地质选线原则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郴州至韶关段地处湘粤交界,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地形地质特点,工程地穿越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南岭山脉中低山、丘陵区。质选线按以下原则进行。其中大瑶山属

3、中山区,山峦巍峨,河谷深切,地形险峻。(1)越岭地段尽量采用短隧道通过,避免采用长金坪坦、天子岭一带属低山丘陵区,溶峰、洼地、孤峰等大深埋岩溶隧道通过越岭地段。岩溶地貌极为发育。区域性富水构造、大型采空区及(2)越岭隧道尽量避开可溶岩地段,无法绕避时岩溶暗河分布广泛而复杂,控制线路方案的选择,进行应选择岩溶弱发育或不发育地段通过。[1]工程地质选线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3)线路通过岩溶地段时,应选择负地貌之间的峰丘通过,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抬高纵坡,选择垂2地质概况直渗流带通过。线路穿越南岭纬向构造及粤北山字形构造,构成(4)线路通过岩溶地段时,应尽量避开暗河、岩溶复杂的地质背景,

4、褶皱强烈、区域性大断裂及富水性构管道流,无法绕避时应抬高纵坡选择上跨暗河,并预留造发育,岩溶强烈发育,分布有罗家渡煤矿、杨梅山煤[2~4]一定的完整顶板厚度,以确保避开溶洞发育区。矿等采空区。大瑶山地区岩性以震旦系、寒武系浅变33峰丛洼地地段的选线实例质板岩、石英砂岩等为主,其余地段多为泥盆系、石炭金坪坦一带属丘陵地段,地形条件较好,是线路通系可溶岩组成。过的良好廊道。东侧为五盖山,西侧为骑田岭,线路必须采用长大深埋越岭隧道通过,前期方案选择优化时予以放弃。金坪坦岩溶水区近东西向延伸,线路方案无法绕收稿日期:20091130作者简介:韦随庆(1972),男,高级工程师,1994

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避。密集展布有2443洼地、麻窝、松树窝、桐茅窝、新大学,工学学士。庵、西冲、打鼓冲、水井头、沉源水、东山、老何山、深坑更大的坡度。都段修改初步设计线路篇[Z].武汉:2005.[3]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长沙北捞刀河至机场路段方案修改深化研参考文献:究补充材料[Z].武汉:2006.[1]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韶关段最大[4]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坡度方案研究[Z].武汉:2004.线乌龙泉至花都段施工图[Z].武汉:2006~2009.[2]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铁道

6、标准设计RAILWAYSTANDARDDESIGN2010(1)25韦随庆,郭建湖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南岭越岭地段工程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线路/路基2等大型岩溶洼地,汇水面积为03~26km,平面上近于相连。金坪坦处于五盖山背斜倾伏端,暗河受溪流切割2以及D3x碎屑岩阻水而排出,属岩溶水排泄区。多条大型暗河在本区受溪谷切割出露,主要有金坪坦暗河、金门口暗河、溪下暗河等。此外,金坪坦大型岩溶洼地与管道流或暗河相伴生,主要有邓家湾暗河、欧家暗河、沉源水管道流、西冲管道流等。加深地质阶段选择了两处比较有利的通过位置:一是沿桐茅窝洼地2443与洼地之间分水岭金门口图2天子岭暗河与

7、线路方案平面关系暗河西侧金坪坦暗河与欧家暗河出口之间布线;二强烈发育,高程155m以上以垂向渗滤带为主,水平径是沿西冲洼地与沉源水洼地分水岭布线,详见图1。流带分布高程为61~155m,由西往东倾斜。天子岭暗河与各方案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图3天子岭暗河与线路方案交叉关系(3)天子岭暗河的穿越方案及评价新韶关西联站址方案、新韶关赤水站址方案、新韶关黄塱坝站址方案之天子岭隧道均位于暗河上方或相交,处于水平循环带,天子岭暗河丰水期涌水高达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