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ID:38216033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随州二中杨伟    语文是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洞察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存在着效果差、效率低的现象。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存在着诸多的误区。    一是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作为硬任务,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而作文在考试中不像做客观题,对不上“参考答案”就会“颗粒无收”,作文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

2、体,每个学生总可以写一点,因而也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因此多教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而且由于目前统改统考作文阅卷,还没有可用客观性较强的办法,阅卷中随意性较大,平时花大力气练习写作文,似乎觉得并不划得来。这样,把作文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了。    二是教课文往往有计划性,教作文却无计划性。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或各自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常规,每位语文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初,都会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认真地制订出一个都较合理的教学计划。但教作文却不按计划进行。有的甚至对作文教学根本没作预先的全盘考虑,随意性很大,无计划性可言。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

3、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三是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的上达,必须以

4、内容的充实为前提。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于事无补的。鲁迅先生对这类问题有过一个明确的态度,他在《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他还说:“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     四是比较注重写作文的篇数,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认真讲评。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明白多写、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他们

5、每10天或者每星期让学生交一篇作文。另外,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日里的见闻……但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讲评。以为既是实行了“广种”,就必能获得“薄收”。这其实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上的反映。经验表明,多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写作能力有帮助,但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少学生来说,其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适当少写几次多增加几次讲评。     五是应试作文教学顽症难治。    “言为心声”,照理说,作文写的应是心声,也就是说,写作文应该写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写那些感人的东西。但是,现在的考试模式,

6、却较少甚至根本不可能让同学们去写真情实感。不管你有没有某种真情实感,一律要以这试卷上规定的题目和要求,迅速认真地下笔了。这样,同学们只得根据作文要求,硬着头皮来凑来虚构。被认为凑得好的,就得高分或较高的分,凑得差的,就得低分。应试教学、应试作文也就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拼命从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进行大力指导,因而大量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作文都从考生的笔下生产出来了。应试作文教学已成顽症。    产生以上作文教学中误区的原因,首先是与教育思想有关。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应付考试的教育。为了应付考试,学校教育一切围着考试转,暂

7、时与考试的分数关系不大的,就少做甚至不做。写作教学也当然是如此。如果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那么中学的作文教学就决不会是目前的这种状况了。其次与社会上人们的评价有关。    社会上的人们,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几乎全看一所学校的升学率。升学率高,就是一所好学校,升学率低,就是一所质量差的学校。评价一位语文教师,主要看他教出来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否高,而不问其写作能力是否强是否好。人们对用上述标准衡量出来的“好学校”赞不绝口,并趋之若鹜地把孩子往这些学校送。试想,在这样的社会压力袭来的情况下,

8、一个语文教师在教作文时,他会没有顾虑,没有考虑的吗?    再次,与现在的考查方法有关。现在的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部分,其考试方法不外乎写“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等。这样的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