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

ID:38249788

大小:251.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3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_第1页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_第2页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_第3页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_第4页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7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y,2012第41卷第4期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41,No.4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12)04-0094-(06)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马莉(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1620)摘要:法律语用修辞是具有法律文化负荷的用语,是词汇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法律文化特色。为实现法律文本翻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译文不仅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转达原

2、文信息,而且要透过语言形式体现其文化语用内涵,体现中外法律文本特有的文化内容在法律语言中所产生的语义效果及不同的语用特征。文章拟通过探讨法律语用修辞对于法律文化的构成性作用,从而使法律文本翻译能够超越语言的表面形式兼顾文化和语用内涵而实现功能对等。关键词:语用修辞;法律语言翻译;法律文化译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一现象一、前言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有待深化,需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从更多的相关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科引进理论。而语用学理论正在被应用到语言教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学、跨文化交流、语言习得、语际语言

3、研究和翻译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等等领域,其理论指导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语用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学在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为翻译研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并被运用到翻译研究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与实践之中。而在翻译过程中语用学的理论也得解和传达的过程。它能够对语言使用和交际的各到更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语用学各个研究领域个方面加以描写和解释,已经成为理论输出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翻译研究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的、微观的语用学分析方

4、法。总之,翻译中应用了原文意义的学问。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用学理论,便能译出佳作来,更能成功完成作者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与译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法律语言这一术语源于西方,在英语中它原对象的多样性、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等,翻指表述法律科学之概念以及用于诉讼和诉讼法律收稿日期:2012-05-2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文化因素的法律语言翻译研究”(12BYY01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重点项目“认知环境下的法律语言翻译及文化信息重建”(11ZS167);华东政法大学校级项目“基于文化视角的法律语言翻译研究”(10HZ

5、K012)作者简介:马莉(1962-),女,河南南阳人,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研究。94马莉:语用视角下的法律语言翻译事物时所选用的语种或选用某一语种的部分用所谓语用修辞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使用语,后来亦指某些特定法律意义的词语,并且扩该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历史及风俗色彩的语义。展到语言的其他层面。法律文化是使用法律语言离开民族文化背景,人们很难完全理解语言单位作为表达方式的群体所特有的方式和现象。法律的含义。语用修辞问题广泛存在,法律翻译也不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功能变体,它是法律文化的产例外。正如美国法律语言学家塔斯玛(P.M.物和载体

6、。用文化语言学的眼光来看,法律语言Tiersma)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法律是与法律文化关系密切,而法律思维是沟通两者的[3]词汇的法则”(Ourlawisalawofwords)。法律桥梁。法律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法律长期在人词汇是体现各国法律文化、历史渊源的载体。在们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强大人类数百年法律发展历史进程中,难免在法律词的规范和调节作用,使得法律语言在实现其调节、汇语义中出现一些反映本民族法律文化特色的语规范作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自身的语体用修辞。法律文化是使用法律语言作为表达方式特点。的群体所特有的方式和现象。法律语言作为一种近

7、20年来翻译研究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向:一语言功能变体,它是法律文化的产物和载体。法是交际理论在翻译理论上的体现,二是对文化转律语用修辞是具有法律文化负荷的用语,是词汇[1]换的重视深刻动摇了重视语言转换的传统。换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法律文言之,因为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4]化特色,也被称之为法律语言的“国俗语义”。人文关怀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理通过对英汉语用修辞差异的研究,说明法律语用论界正在加强宏观把握,拓展翻译视野,加强翻修辞研究与英汉法律翻译有着重要关系。在语际译工作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