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_骨_关节的CT读片

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_骨_关节的CT读片

ID:38270871

大小:308.8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_骨_关节的CT读片_第1页
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_骨_关节的CT读片_第2页
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_骨_关节的CT读片_第3页
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_骨_关节的CT读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_骨_关节的CT读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569)5中国医刊62004年第39卷第9期Ó继续教育园地Ó57临床医生CT读片第20讲脊椎、骨、关节的CT读片谢宝(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101149)中图分类号:R814.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1070(2004)09-0057-04CT对骨、关节系统的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层厚10mm、层距10mm扫描。因为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较好地显示骨1.4.2胸椎、腰椎及骶椎扫描按所需检查的椎体部的结构、骨髓质、关节面及软组织,特别对微小的改变位,做层厚10mm、层

2、距10mm扫描,但扫描层面需与椎亦可显示,这对骨、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体长轴垂直。预后极为重要。1.4.3椎间盘扫描病人仰卧,按椎间隙设定扫描角1骨、关节系统CT检查方法度(改变扫描架角度),于椎间隙内做层厚2~3mm、层1.1CT平扫一般对骨、关节做CT平扫,可满足诊距3~4mm扫描(图1,2),颈椎间盘扫描则用1.5mm。断要求。窗宽与窗位WW400~500,WC50~150HU。1.2CECT增强扫描用于对骨、关节的软组织或肿2正常颈椎CT表现瘤观察时,采用静脉团注碘剂。2.1寰椎(第

3、1颈椎)呈环状,两侧有侧块、横突孔,有1.3脊髓造影CT(MCT)当了解脊髓病变或损伤椎动脉通过(图1)。时则向硬膜囊内注射碘造影剂如碘苯六醇(omnipaque)2.2枢椎(第2颈椎)有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10ml,可应用于颈椎及腰、骶椎检查,同时做CT扫描。第1~3颈椎逐渐变小,以下至第7颈椎形态大小相1.4扫描定位与层厚层距似。正常椎管前后径亦由大变小上部平均22mm,下部1.4.1颈椎扫描患者平卧,自寰椎起至第7颈椎做18mm。小于12mm时则为椎管狭窄(图2,3)。(总570)5中国医

4、刊62004年第39卷第9期58Ó继续教育园地Ó3正常胸椎CT表现腰椎5块,椎体逐渐增大,椎管上部呈椭圆形,下3.1胸椎。胸椎12块,椎体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椎管部腰椎椎管呈三角形,其前后径L114~25mm,L2、L3、亦增大,椎体呈椭圆形,椎管由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及L413~28mm,L5为12~32mm。腰椎前后径小于10mm椎弓根、椎板所构成的环形。椎弓根下方为椎间孔,有则为狭窄(图6)。神经及血管由此通过(图4)。5骶椎CT像3.2椎管的测量。椎管测量见图5,上部胸椎椎管平骶1与腰5椎体相接。

5、骶1椎体较大,椎管呈扁形,均前后径12mm,下部胸椎椎管稍宽约13mm,硬膜囊外两侧称为侧隐窝,有两个小圆形阴影为神经根,而脊髓周均有脂肪包绕,呈黑色边缘。位于中央(图7)。4腰椎CT像(总571)5中国医刊62004年第39卷第9期Ó继续教育园地Ó596骶髂关节CT像即可。具体显示结构如图8。为骶骨与髂骨形成的关节面,是属于非活动性关8肘关节CT像节,关节腔不规则,但宽度相同,当有异常时可双侧对CT扫描平面通过肘关节部所显示的图像见图9。比读片腰骶间的椎间盘稍薄一些在10mm厚度以内。9髋关节CT像

6、7肩关节CT像CT扫描平面通过髋关节,约5个层面即可,其CT在肩关节部做5层面CT扫描,层厚、层距10mm图像见图10。(总572)5中国医刊62004年第39卷第9期60Ó继续教育园地Ó10膝关节CT像椎管内,只扫描椎间盘的层面是不易被发现的,应加以于膝关节部使CT扫描平面通过膝关节及其腔注意。部,可显示关节内半月板结构,见图11。12其他小关节CT扫描11椎间盘的CT表现如手、腕或足部各个小关节,也可以进行CT扫描。扫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髓核和纤维环所组成,是描时必须摆好位置,使扫描平面可显示骨端

7、与关节腔,并采具有弹性的软组织垫盘,髓核于中央部。常因为外伤取2mm薄层,显示最为清晰。可确诊有无骨折、小关节腔或生理老化产生椎间盘病理改变。有无积液、出血或破坏等。作者经常应用小关节CT以确诊CT扫描时,必须使扫描平层通过椎间隙与椎间盘病变,获得良好效果。平行,故需逐个改变扫描架的角度,由于椎间盘较薄,13长、短骨CT扫描颈椎间盘扫描采用层厚、层距2~3mm,腰椎间盘稍厚诸如任何长、短骨的骨部均可做CT的局部扫描,可采用3~4mm薄层扫描(图12,13)。以显示骨的改变及周围软组织、肌肉、皮下组织、

8、血管若扫描层面设定得不准确,椎间盘影像很难显示,等影像,对确诊骨系统的疾病极为重要,优于普通X扫描技术要求十分严格。扫描椎间盘时,需同时将两线检查。各长、短骨的正常CT表现因篇幅所限,不再椎体的上下终板同时显示,或设定1~2层通过椎体,描述,可根据局部解剖加以分析辨认。同时了解椎体有无异常。有时椎间盘的脱出碎块进入收稿日期:2004-01-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