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

ID:38438347

大小:21.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2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_第1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_第2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_第3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_第4页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纠正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纠正策略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小学生不仅应该储备知识,更应该从小就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身心健康。主要以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他们日常经常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了分析,探讨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纠正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行为教育;换位思考;心理引导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  1.学习方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2、“坏习惯,就像疾病一样,使人受害终身。”在现阶段小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不主动,总是要家长和老师督促才能进行有效学习;上课听讲习惯不好,在听讲的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前不会预习,课后不能有效复习;不会刻苦钻研,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懂得独立思考等。小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则至关重要。就学习习惯的养成做了一项简单的调查,86.5%的受访者表示学习习惯是从小学时期养成的。  2.生活方面  现阶段的小学生都是“00后”,在家庭中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在生活方面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

3、过于溺爱孩子,舍不得让他们进行劳动锻炼,造成了小学生懒惰的习惯。作为独生子女,家长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容易造成小学生过分依赖家长,不懂得自我管理;同时电脑、手机等一些高科技和信息化事物渐渐进入每个家庭,容易造成小学生过度沉迷电脑游戏、作息不规律等不良习惯。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还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3.品德方面  我国每一所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品德教育课,这就说明小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然而现在的校园内经常出现不文明的不良习惯,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容易说谎;高年级的小学生容易在校

4、园内打架、骂人等;有的小学生不懂得爱惜公物,没有集体荣誉感;甚至还有小学生出现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一些不良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在小的时候不加以纠正,长大后很有可能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样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4.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包括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等等。小学生心理方面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和考试的压力过大,成绩不好的学生容易产生气馁的情绪;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甚至采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对待同学;有些学生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等。这些不良的心理习惯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之间融洽

5、的关系,对于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心理习惯不健康的人在长大后容易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的行为,因此小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规范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在父母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生产生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①父母同孩子沟通较少。据调查显示,父母同孩子经常交流的比例占27.6%,偶尔交流的占63.4%,有一多半的父母不经常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就没办法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孩

6、子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②父母文化素质不高。据调查显示,有56.7%的家长对孩子说过粗话,甚至有部分家长经常打骂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是一种极大的损伤。小学生在一个缺少爱的家庭中成长,怎么能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③家庭学习氛围不浓厚。据调查,60%的家庭中没有固定的书房,有43.7%的家长没有经常阅读的习惯,有21.5%的家长有打麻将和酗酒的习惯,家庭中学习环境不浓厚,那么孩子自然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社会因素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家庭占了很大一部分,同时有些不良的社会环境也会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树立起到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

7、个方面: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多文化是不适合小学生接受的,比如一些不尊敬老人的言论、婚姻恋爱观的改变,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小时候就树立了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悖的价值体系,不利于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②科技产品日益普及化。电脑等信息产品已经走入每个家庭,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引发上网过度、休息不规律的习惯,甚至还有些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小学生的差异化。不同学生的性格不一样,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想要树立良好的行

8、为习惯就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引导,使更多的小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不良行为规范的纠正策略  1.日常行为教育  教育家曼恩有一句话:“习惯仿佛一根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新绳,要不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