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歌四首

边塞诗歌四首

ID:38478245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3

边塞诗歌四首_第1页
边塞诗歌四首_第2页
边塞诗歌四首_第3页
边塞诗歌四首_第4页
边塞诗歌四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边塞诗歌四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边塞诗歌四首》课型:比较探究上课时间:2012年12月17日至18日作者:姜新单位:滕州市西岗中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边塞诗歌四首》(2课时)课前预习:熟读四首诗歌,并初步了解诗歌大意。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边塞诗。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3、学习诗歌中借

2、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体会戍边战士的怀乡之情以及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评价任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边塞诗歌四首》,一同领略诗歌的魅力。(一)、了解边塞诗:初盛唐时期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边塞诗。边塞诗的代表作有: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翰《凉州词》等。(二)、盛唐时边塞诗的特点:1、题材广泛。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

3、遍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乡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俗风情,民族交往等几个方面,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奇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题材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二、探究研讨,建构知识(一)了解各诗作者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王昌龄自岭南北归,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所

4、杀。(二)朗读两首诗。1.听读。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和停顿。2.学生试读。要求注意“仞,羌,侯骑,燕然,掣,裘,衾”等字的正确读音。3.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三)理解诗歌内容1.解题。(见课本的课下注释,略。)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生讨论,明确:《凉州词》前两句写关外之景,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从军行》前两句写边塞景象,勾画出一幅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抒发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3.再读诗歌,讨论归纳诗歌主旨。《凉州词》侧重以苍凉悲壮的笔调抒发戍边战士的怀乡之情。《从军行》侧重表现将士们乐观坚定的豪迈之情。三、展

5、示交流,质疑问难品味欣赏诗歌中佳句1、教师出示《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讲解对名句的品味:“怨杨柳”不是怨那些杨柳,应理解为用杨柳曲的调子表怨。在“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凉州,响起苍凉哀怨的笛声,吹的是思乡的杨柳曲。厌烦,生自高度的怨恨。怨到什么程度?怨到要说“何须怨”的程度: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无论怎样怨都无济于事,绝望了!现在作出个判断:玉门关外的凉州没有春风。你吹什么折杨柳?这里连春风都来不到,哪里有杨柳让你去折啊?但更要紧的是:没有春风的关外,一切生命都只好在摧残中挣扎。人,也一样!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尝试分析一下名句:黄沙

6、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3.学生朗读诗歌,体会佳句的妙处。四、运用拓展,收获讲评1、小组总结写作特点王之涣的《凉州词》时间和空间都有大跨度

7、,掌握这跨度就不难体会作品的情思。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从军行(其四)》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2、总结积累边塞诗中思乡和报国的诗句。五、当堂评价1、给下列

8、加点字注音。万仞()羌笛()侯骑()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