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ID:38480002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河中石兽纪昀教学主设计:刘芝海定稿:界首市实验学校语文组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教学打破传统古文教学模式,课前加强学生的预习指导;课上重视学法指导,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明文意,知主旨;课前课后,搜集整理资料,扩大知识面,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观。设计思路: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二、预习指导,熟读古文。三、理解文意,品悟主旨。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生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寻找石兽的故事。2、理解课文中心内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

2、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熟读课文,读通读顺。2、抓住重点字、词熟读成诵,理解课文。一、复习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导入新课:学生齐读南宋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资料助读: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

3、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

4、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

5、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二.出示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熟读课文,读通读顺。2、抓住重点字、词熟读成诵,理解课文。三、预习检查: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作者纪的,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

6、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2.自由读课文,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当堂检测:1、读准字音河干()圮()棹()曳()铁钯()木杮()湮()啮()坎穴()溯流()臆()断欤()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是非木杮然则天下之事不知其二者多矣3.学法指导:划分节奏一般规律:1、主谓之间,如,“教学相长也”;2、动宾之间,如,“有嘉肴”;3、句首的关联词后面,如,“是故”、“虽”、“然则”后;4、句首表时间、地点的状语后面;5、后置的状语前面。6、“而”前,“之”后;四.

7、整体感知自学提纲(一):自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准备小组间竞赛。课文断句参考: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

8、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