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

ID:38488161

大小:12.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_第1页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_第2页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_第3页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会宁县中川中学孙玉红教学目标: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义;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3、使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情境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期间已学过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知识,经历了分析简单数量的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检验结果的过程。对方程已有初步认识,但并没有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准确的理性的概念。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列出方程并总结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

2、概念。本节的难点:由特殊的几个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老师能很快猜出你们的年龄,相信吗?不管哪一个同学,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能马上猜到他的年龄是多少,怎么样?下面让我们来试试吧?老师出问题,学生来积极回答,二.新课探究:(一).与学生共同分析完成课本呈现的五个情境:1.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2x-5,所以得到方程:2x-5=132.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升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00厘米?如果设x周后树苗升高到100厘米,那么可以得到方程:40+15χ=1003.中川

3、中学的操场,其周长为500米,长和宽之差为20米,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米,那么长为(x+20)米。由此可以得到方程:2[χ+(χ+20)]=500(二)注意:三个情境中的方程为:(1)2x-5=21(2)40+15χ=100(3)2[χ+(χ+20)]=500议一议:上面情境中的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三)师生共同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四)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1)-2+5=3()(2

4、)3χ-1=0()(3)y=3()(4)χ+y=2()(5)2χ-5χ+1=0()(6)χy-1=0()(7)2m-n()(8)S=πr2()判断一元一次方程:①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指数为1。(五)议一议:当x=2时,下列方程成立吗?(1)3x-4=2(2)2+6=7x(3)x+8=10(4)3x+(10-x)=20;因此x=2是方程(1)和(2)的解。(六)师生共同总结: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三:当堂训练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只填序号)①x-3y=1②5x+2x+3=0③x=7④2x-8>32、小颖的爸爸今年44岁,是小颖

5、年龄的3倍还大2岁,设小颖今年x岁,则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3、某数的一半减去该数等于6,若设此数为x,则可列出方程:四:本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五:布置作业:1.习题5.12.思考:如何得到所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