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教案

《为学》教案

ID:38558895

大小:24.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4

《为学》教案_第1页
《为学》教案_第2页
《为学》教案_第3页
《为学》教案_第4页
《为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为学》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织文章,侧重于理想和信念。《为学》一课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文章阐述的“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理解力尚浅,对于文言的学习还缺乏经验,教师除了引导他们学习重点的文言字词外,学习本文,更注重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意味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通译文章。(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及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2、过程

2、和方法: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理解文意、领悟哲理;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习理解文中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之”、“其”等的用法、通译文章。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理论论证与实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教学手段:小黑板教学方法:学生与文本对话法、生生对话法、师生对话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译全文。教学重、难点:通译全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录音机、小黑板教学过程:

3、学生与文本对话法、生生互动法、师生互动法。一、导入新课:(师生、生生对话。3分钟)运用激趣法引入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由塞翁失马祸福转化的故事引出,“天下事有无难易之别”?难易之间是否存在转化的条件?调动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教师及时做出评定。如果学生答出了难易间的转化条件,那么教师顺势提出“我们学习是否也存在难易之别、相互转化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师生对话。3分钟)1、文学常识及解题(见课下注释)2、生字词读音

4、:逮dài、迄qì、屏ǐng弃不用、卒zú、鄙bǐ、语ù于富者、恃shì、钵bō、.b.....y..三、初读课文:(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句子停顿等。学生可在课文中注好停顿标志。(学生与文本对话)1划分句内停顿示例:“天下事│有│难易乎?”“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吾│一瓶一钵│足矣”“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学生与文本对话)3、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生生对话)四、疏通文意:(18分钟)1、自己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用铅笔划

5、出有疑问的字词。(学生与文本对话。3分钟)2、小组互说课文大意,相互答疑、存疑。(生生对话。3分钟)3、全班交流、答疑。教师相机明确重点实词:恃、越、逮、迄、屏、资、买舟、明年等的意义及文中“之”字的用法。(生生、师生对话。5分钟)“之”字用法归纳如下:1)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代词,相当于“它”,指代“事情”。2)吾欲之南海。动词,往、到。3)蜀之鄙有二僧。助词,的。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助词,无意义,用在主谓之间,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4、学生小组比赛分段进行串讲。(生生对话。5分钟)5、教师出示小黑板,将重点字词及难句对学生再次进行训练。(师生对话。2分钟)字词恃、越、逮、

6、迄、屏、资、买舟、明年等。难句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②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五、教师小结:(3分钟)1、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够抑扬顿挫的熟练的朗读课文甚至背诵;重点字词的理解,也是阅读文言文的重点:如1句中的“资”,意为“天资”,“昏”、“庸”分别为“愚笨”、“平庸”,“逮”意为“及,赶得上”,理解了这几个字,全句意思就明朗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第2/5页教学难点:理清论证思路,理解理论论证与实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法、

7、师生对话法。教学手段: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师生对话。5分钟)1、抽查背诵2、字词句的翻译(小黑板出示)二、简介议论文知识:(师生对话。5分钟)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灵魂。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