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导学案

ID:38579336

大小:14.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导学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导学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注民俗风情传承民俗文化《吆喝》主题学习导学案【题目解说】《吆喝》写的是现实行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老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品味老北京民俗民貌。【走进作者】 萧乾,原名萧炳乾(1910-1999),他的笔名为塔塔木林、佟荔。蒙古族,生于北京。萧乾先生是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作家,我国著名作家、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

2、唯一的战地记者)、翻译家,著有专著《篱下集》、《北京城杂忆》、《书评研究》、《红毛长谈》、《栗子》、《落日》,《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创作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选集》(10卷),译著长篇小说《好兵帅克》等。【背景链接】800多年的日月穿梭,北京城的旧貌渐渐消失,胡同在不断地被拆扩,京腔京韵中日益掺杂了各样口音。北京发展了,现代了,可京味文化的影子也渐渐地淡了。但作为这个城市曾经拥有的财富,有些东西是需要留存下来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

3、。吆喝也是一种文化,街头叫卖声,其实也包含着创造的成分。作家萧乾就用他那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从平常的吆喝声中发掘出了艺术美。【字词全解】招徕()囿于()隔阂()钹()铁铉()饽饽()荸荠()()钳形()荞麦()海棠()佐料()馄饨()()卤煮()雪花酪()吹嘘()蛤蟆()()嘞()蘸()秫秸杆()()合辙押韵()【整体感知】本文写了很多吆喝声,却不显得散乱,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吗?(温馨提示:注意把握关键句和过渡句)【“读”吆喝】体会吆喝的语言艺术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同学们,让我们来读一

4、读,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口水直流?【“唱”吆喝】体会吆喝的声乐艺术老北京的吆喝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出来;老北京方言,机智幽默,贴切鲜活,极富表现力,再加上吆喝人的个性演绎,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也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赏”吆喝】欣赏原汁原味的吆喝,体验民俗风情【“悟”吆喝】体察吆喝人的生活及思想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既不是明净雅居中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也不是璀灿灯光下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是一群什么人呢?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怎么样的呢?快速跳读课文,勾画出最能反应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关键

5、词句。【拓展延伸】请同学们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四册73页,边读边思考文后问题【回归生活、内化理解】议一议,找出原因及解决措施,并整理出来(课后作业)。正在消逝的中国文化——陕北说书在陕北这块独特的土地上存留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就是陕北说书。陕北说书源远流长,在陕北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它从遥远的过去一直弹拨到了现在。盲人书匠们走遍了陕北的大川小道以它特有的韵调慰藉过这块贫困而又闭塞土地上的人们的心灵。“陕北说书”据说起源于西周时代,到秦汉时,宫廷里就有了管理说书的官员,只不过当时是皇帝专门设立用来搜

6、集民间“街谈巷议”、“里巷风俗”的官职。“陕北说书”最初是由穷苦盲人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艺人用陕北方言,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许多人不知道“陕北说书”,但许多人都很熟悉“陕北说书”的段子《十不亲》:“姑娘们亲来也不亲,姑娘们长大是人家的人。梳头穿衣的娘费心,姑娘拉大一场空。”还有“儿子们亲来也不亲,儿子们长大不报养育的恩。尘世间拉儿女再不容易,挈左肩换右肩挪湿换干。”《十不亲》将人世间的父女关系

7、、夫妻关系都剖析了一遍,非常地道,陕西作家狄马就认为其可以与红楼梦中《好了歌》的境界和意义相媲美。随着时代的变化,明眼人也加入到瞎子说书的行列中来,给古老的陕北说书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陕北说书在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一人说唱变为两人对唱或多人走唱,所使用的乐器也不再是单一的曲项琵琶或三弦,二胡、板胡、笛子、扬琴等也参与其中,人数与乐器的改变更加拓宽了陕北说书的表现领域,同时也对书中人物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陕北说书分为单人说书、双人说书和多人群口说书三种,曲调也有九腔

8、十八调之说,以平调为主,辅以欢音,苦音调、武调等调式,其音乐曲调的变化在整个说书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故事情节的表述,喜怒哀乐的渲染和平仄声韵起承转合,九曲十八调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陕北说书”绵延数千年,成为陕北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曲艺形式,2006年更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变迁,这门艺术和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也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呈现日薄西山之势。“陕北说书”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便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